吃过饭后,天色已经擦黑了。
孙怡把桌上的碗筷收拾起来,大丫懂事的帮大娘的忙收拾,二丫跟在大姐的身后跟着做事。李二婶子见到两个丫头帮大房的忙,心里骂了两句这两个吃里扒外的死丫头,整日就知道帮着外人干活。
听到屋里那小的在哭,李大花骂了一句,“生的都是些讨债鬼,整日就知道哭哭哭。”
李大花骂骂咧咧的就往屋里回去了,没一会屋里的孩子就不哭了。
一天里吃过饭的这会,是一家人最清闲的时候,大家都坐在院子里头,吃饱了后歇一会,是饭后的满足。
“阿娘,我有个事想跟你说。”李山谷看了一眼在忙里忙外收东西的媳妇,把视线转到他阿娘这边,对他阿娘说道。
“你说,什么事。”李王氏说道。
“现在地里的活不多,我想到镇上去找份活计干。”家里还有妻儿老母,这么多张嘴要吃饭的,仅靠着家里的几亩地过活,一家人的日子过的也困难,所以李山谷就想到镇上去找份活计做。
以往过了农忙时节,李山谷也会到镇上去找短工做,辛苦是辛苦了一点,能赚几个钱就几个钱。
儿子一天天长大了,他手头上也不能一个子儿都没有。妻子的身子一直都不大好,要手头上有钱,还可以去请个郎中来给妻子看看,抓个药吃,所以这么算下来,家里用钱的地方还多了去了,不出去干活哪来的钱。
“大哥,我和你一起去吧。”李老二见大哥要出去做工,没理由他这个做弟弟的待在家里头。家里婆娘又生了一个丫头,他们那是又多了一张嘴吃饭。
往年都是他大哥一个人出去外头做工,他在家里忙活家里这头,现在听他阿哥说出去做工,李老二的心里起了意,也想跟他大哥一块去。
“行吧,如今地里的活计不多,你俩要到镇上去找份活做就去吧,家里这边有大花和小怡,还有几个丫头,就让他们辛苦一点就是了。”李王氏听到两个儿子的话,想了想就点头了。
“那行,我们明天到镇上去找找。”李山谷当下了就决定了。
在他阿娘那里当跟屁虫的李问听到他阿爹说去镇上找活计做,眼珠子转了转。李问其实想去镇上看一看,他从长大到现在都还没有去过镇上,往年他爹到这个时候也会到镇上去打工,那会儿他还小一点,每次他说要跟着他爹去镇上,家里人怎么都不同意他一个小屁孩儿跟着大人去镇上。
这会儿他要找个什么借口跟着他阿爹去镇上比较好?
不过一想到他刚把自己走丢了才被人送回来,想也知道他现在提跟着他爹去镇上,家里人肯定是不同意的。这么一想,这个事就只能先放一放了,等过些时日,看什么时候合适再提。
李问是想到镇上去看看外面是一个什么情况,他阿爹去给人打工肯定是又辛苦,还赚不到几个钱,如果能找到一个什么法子赚钱那就更好不过了,李问的心思在动着。
不过现在这事要缓缓再说了吧。
好在这天他亲爹没有揍他的想法,夜里躺在他自己的小床睡了安稳的一觉。到了第二天的天都还没亮,李问就听到开门的声音,知道是他阿爹和二叔到镇上去找活计了。
那会醒了一会,只是不大清醒,后来他迷迷糊糊的又睡了一觉,到醒来都已经天亮了。
作者闲话:
第二十三章他阿爹去做工了
自那一天后,他阿爹和二叔就在镇上找了一份活计做。
从他阿爹和二叔说的一些话里,李问大概的猜测出清平镇是靠近大河河域,很有可能就是长江流域的某一个分支。每年三月春暖后,上游的河面解冻了,水路能行,就有来往于南北两地的船只从这里路过,途中经过清平镇。
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刚好春耕过后,地里的农活没那么多,附近几个村子里的汉子们就会到镇上的码头去找工,他阿爹和二叔也就是到那边去找的活计,大多干的都是体力活,辛苦、也没几个钱到手。但是即便是钱少,对于他们这些没有多少收入的家庭来说,不怕辛苦的人还是愿意去干。
按道理说他们这里是个交通枢纽的地方,也不算是闭塞,怎么李问觉得他们这里的人的日子过的都这么穷?不过这也有时代和人的因素,就好比他们这里靠近大山,除了干旱饥荒的年代,人们肚子饿极了才敢于到山里去扒食一样。如果地里能种吃粮食来,也没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到山里去找吃的,毕竟山里有吃人的野兽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