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换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可以分你一半。”
“好啊!”马二姑娘顿时笑了:“我也不需要太多,只是给家里人炖个汤。”
最后,那一斤暗紫贝母,一人半斤,分了。
回来之后,金不换就有些魂不守舍,眼前总是闪现马二姑娘的模样,他又去问了药材铺子的掌柜的:“那天的女眷是谁家的?”
“这个……我也不认识啊!”掌柜的也爱莫能助。
因为马二姑娘很少出门,见过她的人很少,更不可能知道她是谁家的女眷。
“哎呀……。”金不换这个惆怅啊,就别提了。
药材铺子的掌柜的认识他多少年了,跟他也算是朋友,就劝他:“我看那女子梳着姑娘的发式,可看样子不像十几岁,难道是个老姑娘?”
金不换回想了一下:“是啊!”
古代女子未婚和成婚后的发式是不同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一个老姑娘,这可不常见。”掌柜的道:“不如找那几个媒婆问一问?”
大青律规定,女子十八岁不成亲,将会每年都交两石粮食作为惩罚;男子是二十岁。普通人家的话,这可是个负担。
但是在富贵人家,却游刃有余。
不过,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家,谁家不是早早的为孩子打算?尤其是女儿,女孩子的美好年华只有那么几年,要是耽误了,孩子的一生就毁了。
金不换离开药材铺子,就去了王媒婆家。
王媒婆是府城里有名的媒婆,一张巧嘴,说了半辈子的姻缘,而且她的名声很好,不会将黑的说成白的,更不会为了银钱而不顾自己的名声。
有的媒婆为了谢媒钱,把个丑女说的美若天仙,这就是盲婚哑嫁的弊端,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好坏全靠媒婆一张嘴。
丁田不知道有多吐槽这个陋习,但是现在不是吐槽的时候,追问金不换:“然后呢?”然后王媒婆想了半天,就想到了一个人:“不换先生啊,按照你说的这个条件,还真有个人适合。”
“谁?”金不换眼睛都亮了。
“就是马家的二姑娘。”王媒婆道:“马家的二姑娘,本来已经够婚配的年纪了,但是张家太太……不让我们媒婆给她说亲,这哪儿成啊?我倒是偷偷的给她说过两家,结果一家出了事情,另一家后来也没了消息,这是被张家给搅和黄了,张家太太可不是什么好女人,亏得当初他们家的亲事,都不是我说的,不然可坑惨了人家闺女……。”
王媒婆对张家也不看好,她就不接张家的亲事委托。
倒是金不换听了这话,想了一下:“那如今?”
“如今,张家恐怕再也不会管马二姑娘的亲事了。”王媒婆道:“我也正好想去马家看看,他们家,马二姑娘需要找个婆家吧?马家大爷也得找个媳妇儿不是?”
以前,马德就算是向找个好人家的闺女,也找不到,谁会将自家女儿嫁给这样的人家?张家坑的不止是马大姑娘,也包括马德和马二姑娘。
男人好说,多大娶媳妇儿都能找到个好的;可女儿家就不同了。
金不换随后又去了马家附近,在第三天果然看到了马二姑娘又出了门,这次是去菜市场,买了一些猪骨头回去,还有一些野菜;等到了第六天,她又出门去粮店,买了一些杂粮回去,据说是煲粥。
也不知道金不换是怎么跟马德“偶遇”的,听马德说,他身上穿着的长衫、腰间挂着的荷包、香囊、扇套,脚下穿的鞋子,都是马家二姑娘给他做的,家里也被马家二姑娘管理的井井有条。
金不换就更心有所属了!
“一看就是个会过日子的女人。”金不换非常认真的跟丁田道:“我想娶她为妻。我要娶她为妻!”
“好好好,你想娶就娶吧!”丁田道:“不过你是不是先把你的狗窝收拾一下?你那地方也该翻新了吧?”
去年是维护了一下,不过要娶媳妇儿,估计得好好的翻新一下。
有了媳妇儿就该有儿子了,日后儿子需要读学堂,成家,给他生孙子……丁田无限畅想了一下。
金不换也是这个意思:“那我得先去提亲,她已经年岁不小了,去晚了怕被人抢走。”“哦哦,那行,明儿我就去!”丁田还挺积极:“这……头一次给人当媒人哎!”
两辈子也没干过保媒拉纤儿的事情。
“我已经请了王媒婆,一会儿就来,你跟着她一起去马家。”金不换乐呵呵的道:“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