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顺天乡试一共多少考生中举?”杨侍郎问。
冯尚书不假思索回道:“一百二十二名。”
赵御史是贵省人,闻言不由感慨:“人数真不少啊。”
三年一度的乡试在各省举行,分给每省的录取名额差别很大,他参加乡试那一年,他们贵省只录取了二十人。
这话冯尚书与杨侍郎就不好接了。
气氛尴尬了一瞬,冯尚书喝了口茶道:“一百二十二份考卷,我们分工协作,也不用耗费太久时间,那咱们就开始吧。”
三人意见达成一致,很快就埋首于案牍之间。
转日,顶着黑眼圈的三人长舒一口气,总算是完成了核对。
杨侍郎先开口:“一百二十二份朱墨卷核对,并无明显问题。”
赵御史亦道:“虽有个别考卷出现错字,也在容许范围之内。”
按着科考规定,考卷若是错字太多,考生会被停考,也就是说非但这场落榜,三年后依然没有科考资格。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常见。
二人表过态,等着冯尚书反应。
冯尚书想了想道:“既然朱墨卷没有核对出问题,那就横向对比考生朱卷吧。”
杨侍郎与赵御史面面相觑。
冯尚书眯着眼喝了口浓茶醒神:“既然查了,当然要全面。”
横向对比同批中举考生的朱卷,检查这些考卷有没有某些词都在特定位置出现,就能判断是否有舞弊了。
杨侍郎与赵御史只好点头。
又熬了一日,冯尚书突然指着一份考卷的某处道:“你们看这里。”
杨侍郎与赵御史忙凑过去看,盯着冯尚书指着的那段话看了一会儿,没看出个所以然。
“再看这份朱卷。”冯尚书拿起手边另一份朱卷,指了指某处。
二人顿时眼神一紧,变了脸色。
这两份朱卷的这一处都出现了同一个词。
“还有这里。”冯尚书又指了指,“这份朱卷在这两个位置出现了两个词,另一份朱卷在同样的位置出现了同样的词。”
若说只有一处相同还能算是巧合,两处同样位置出现同样的词,就很难说是巧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