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苗氏通过老伴和儿子的一番话就大概分析出了那户人家的情况,爹娘偏心小儿子,兄嫂们对此早有怨言,当时说出分家这句话,绝对不是气头上的想法。
那户人家的情况显然比他们家严重多了,虽然都是爹娘偏心,可卢老屠两口还把握一个度,长长逼儿子媳妇干活,即便他们磨洋工干不了多少活儿,可至少得有一个态度。
而那一家呢,不仅好吃好喝地供着小儿子,还得花大钱送他去念书,这已经不是偏不偏心的事了,而是举家之力供养着这个读书人,也怪不得兄嫂们的怨气越来越大。
卢苗氏估摸着,恐怕现在那些哥哥嫂嫂是真的有心要分家了,就连爹娘都压不住,所以这才急着给他们有大出息的小儿子说亲,最好找一个能有丰厚嫁妆的姑娘,这样才能在分家后继续供着他们的小儿子念书。
于是,媒人想到了大丫头,这十里八乡,也不会再有一个比她大孙女更能搂钱的姑娘了。
卢苗氏不看好这桩婚事,如果真的像她猜测的那样,恐怕那对夫妇和那位童生心气都高得很,人家未必看得上屠户家的姑娘,对方要是一辈子庸庸碌碌也就罢了,万一有个一飞冲天的机会,恐怕她孙女就要成为全家人眼中的绊脚石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方要是真的庸庸碌碌一辈子,那为什么还要把大丫头嫁过去呢,难道是嫌弃自己生活太滋润,非得给自个儿找三个祖宗搓磨自己?
“娘!”
眼看婆婆都不站在自己这一边,江白娥心里就更急了。
“大丫头哪个都看不上,现在外头人都传着呢,说咱大丫头眼光高,什么人都看不上,这两个月,来替大丫头说亲的人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