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到了这一步,编辑部就会邮件联系作者,给出作者关于这篇论文的修改意见。
双方需得你来我往地改上几个来回,直到负责此事的编辑点头了,这篇论文才算成功过稿。
叶千盈的这篇论文,就是按照这个流程老老实实地走了一遍。截止到目前为止,她的论文已经通过了审稿人的审核与编辑的复核,进入了最后的名单敲定阶段。
下午两点钟,《InventionesMathematicae》期刊的主编按照自己的习惯,准时坐进了办公室里。
助理给他泡了一杯咖啡,主编却没有着急喝。他打开自己的邮箱,打算看一看这一期预备刊登的文章内容。
很快的,出于一个数学人应有的好奇,也出于从事这个职业整整十年所培养出来的敏感度,主编的目光流连在了一个简单的题目上。
“角谷猜想的进一步猜想证明?”
因为角谷猜想的通俗易懂,也因为它的证明难度,上个世纪末的A国数学界,甚至掀起过一阵“3x+1”热。
在那个时候,上至数学家和教授,下至普通的数学爱好者小学生,大家都尝试着用不同的数字带入进这个奇妙的猜想里。他们心里也都抱着一点“我就是那个找出例外的幸运儿”的想法,试图自己找到一个正整数经不起角谷猜想的演算,好以击破这玄妙的数学规律。
最终,没人能找到那个特殊的数。
再后来,角谷猜想就成为了世界七大数学难题之一。
下面负责审核的编辑,能让一篇标题和世界七大难题挂钩的论文过稿,其实已经在无形中说明了这篇论文的可信程度。
不然,每年投稿给《InventionesMathematicae》编辑部,宣称自己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狂徒比比皆是,你看主编理他们吗?
主编认认真真地从引言开始读起。
“……让我看看,她的证明过程截止到9×10^24。天啊,这个作者真的确定吗?”
主编喃喃自语,下意识端起手边的咖啡喝了一口,感觉这个说法实在有些疯狂。
要知道,10的24次方是什么概念?
10的13次方已经有一兆大小,不说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在数学里,那都是个巨大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