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了,我也不求大宝以后能做大官,只要他识些字,以后能在镇上做个账房先生就好了。咱们世世代代的都在海上讨生活,我怕大宝有一天像他爹一样回不来了。”
江离这番话是她真正的心声,她真的不想大宝像于有田一样把命丢在海上。
这话也触动了于婆子和于有钱,大宝如今可是他们唯一的孙子,他俩也怕这事发生,所以对于江离做的这个决定并没有阻止。
心满意足的江离从于有钱家出来,牵着孩子回了自己家,哄了小贝上床去睡午觉,她带着大宝到了外面,对他说道:“大宝,娘和你说件事,明天咱们娘俩去一趟镇上,镇里学堂的夫子说要见见你,到时候别害怕,好好表现,争取留在学堂念书。”
“娘,我不去念书,我要留在家里,我不喜欢念书。”
江离看着大宝这样,心里明白,大宝是不想给她增加负担。原身的记忆里,大宝是喜欢念书的,那还是年初的时候,于有田说的,他说等他今年攒些钱,明年就让大宝去念书。当时的大宝可开心了,哪像现在这样说什么不喜欢读书啊。
“大宝,这也是你爹的意思。别担心咱们家的情况,娘会照顾好你和小贝的。你还小,要是不去念书,能干些什么,就是想下海捕鱼也要等到你十几岁才可以,所以你就安心的在镇上念书,家里有娘在呢。”
大宝不想去学堂是因为他怕自己走了没人在家帮着他娘,现在听了江离的话以后,已经懂事的大宝发觉自己确实除了能帮着烧火洗碗以外,什么都做不了。想起自家爹以前说的去学堂念书,以后考秀才,大宝心里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念书,要让自家娘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一早,江离带着大宝和小贝一块坐着驴车去了镇上,从缸里拎了两条鱼,到了镇上以后就先去了张大姐那,给了人家一条鱼,然后张大姐热情的带着她们去了学堂。
刘夫子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看着颇为严肃,见到大宝以后,对他问了几句话,看他挺乖的,又认识几个字,遂同意了收下大宝。
江离听到夫子说愿意收下大宝,对着夫子好生感谢,把自己拎着的鱼递给了刘夫子的夫人,交了二两的束脩就跟着张大姐回去了。
一路上张大姐显得特别高兴,不停的说着话,“离娘,大宝还认识字呢?”
“他爹以前认识几个字,没事的时候教了他,也就只认识几个字而已。”
“不错了,现在好了,大宝以后和我家小虎就是同窗了。大宝,以后有什么不懂的,就问问小虎哥哥。”
大宝听话的点点头,表示记住了。张大姐看着大宝乖巧的样子,羡慕的不得了,就她家儿子小虎,那可是淘气的让人抓狂。看着江离怀里抱着的小贝,张大姐羡慕的伸出手,“让姨姨抱抱好不好?”
小贝看了一眼江离,然后在江离默许的点头下扑进了张大姐的怀里,可把张大姐给美的不得了,“哎呦,离娘你这俩孩子教的可真好,又乖巧又懂事的,可让人羡慕了。我只有一个儿子,看见小贝就喜欢,要不给我当儿媳妇好了。”
江离可不愿意小贝还那么小就定下娃娃亲,而且她也不认为张大姐是认真的说这件事情,因此笑着推脱道:“大姐,小贝还小呢,你看她现在乖着呢,回到家以后也是一个小泼猴,可让人不省心了。”
张大姐本来就是话赶话,脱口而出的话,她可没当真,如今听了江离的话,也就不放在心上了,两人转移了话题。
回了张大姐家的铺子以后,她拿了两块糖递给两个孩子,江离让俩小的去一旁玩会,她有事情要说。
“大宝就要去上学堂了,我想着能不能麻烦大姐再帮我一次,中午让大宝在这里吃顿午饭。”又怕说不清楚让张大姐误会,连忙接了一句,“放心,我给银子的。”
在镇上念书,江离可以早起把孩子送过来,然后晚上再去接回来,就是中午有些难办。她要是赶着过来接大宝,再回去吃个饭送回来,一来一回可要耽误不少时间,江离可不想每天把时间都花费在这上面,所以才会想了这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