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友民,宁权有印象。
四方鬼将之一,同为四方鬼将之一的张觉已经暂领了淮南府府城隍,虽然淮南府目前只有蒿城一县,但很快就会光复。
而四方鬼将的韩盟因为成色问题,在酆都建立之初便被宁权处死,早已灰飞烟灭,如今还在酆都任职的二将分别为赵友民和王宇。
宁权也不知赵友民与王宇二将后来如何任职,不过现在看这样子,赵友民似乎被调到了文官序列中了。
文官序列也挺好。
回过神来,宁权嘴角微微上扬,看着面前的赵友民以及连同他一起跪下的阴差鬼吏,张口道:“卿等无需如此拘束谨慎,畅所欲言便是。”
最震惊的并不是这些鬼差阴吏,而是那些士子们。
他们彼此之间面面相觑,互相看着彼此,嘴巴长得老大,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他,他是帝君?!
实话实说,这确实是他们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虽然他们觉得宁权确实有几分不同于他们的风度,甚至于都是穿青色服饰的,宁权却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现在他们才明白,原来这就是帝君当面,正儿八经的仙人啊!
他们之前的表现,会不会已经入了这位帝君的眼帘?
想到这里,士子们登时惶恐不安,纷纷跪倒在地,不敢站起身来,而那最先开口的书生更是吓得瑟瑟发抖,脸色惨白。
“拜见帝君。”
“帝君果然乃圣明君主,微服私访……”
那些士子们纷纷开始扬声吹嘘宁权了起来,将宁权说成了古往今来天上天下诸天万界第一君主,当真是把马屁说出了花。
对此,宁权沉默片刻后,摆了摆手,张口道:“你们都退下吧。”
说完这句话后,士子们有些小心翼翼地向后退去。
当士子们都退了出去之后,宁权淡笑道:“赵卿,明王什么时候把你安排到这儿来监考了?”
“回禀帝君,明王近些日来……”
赵友民毫不迟疑地开口将前因后果都讲述了个明白,宁权也只是随口一提,自己也没怎么听赵友民说话,而是翻阅着士子们的生平。
在赵友民说了一半之后便令他停下,随后宁权便张口询问道:“朕观这批人间士子,似乎并不符合城隍标准,既是如此,为何要将他们纳入考核范围之内,是人选太过稀少,所以才令彼辈混了进来?”
这批士子的质量实在是无法言喻。
宁权也不是什么小心眼的,不会因为这些士子之前的竞争感以及嘲笑而直接将他们放弃,宁权仔细看了看这些人的生平之后,整个人都蚌埠住了。
其中大部分都是童生,有两个甚至连童生都不是,身份最高的不过一个秀才。
学文也就那样,没有任何治国方略,绝大部分都是大家族出身,属于那种混吃等死的读书人,不太行。
赵友民长拜道:“帝君有所不知,这凡间的学士大抵都是成了县令、知府,才华横溢却又在野者寥寥无几,能招来的都已经入了咱们酆都,实在是后继无人、人才稀缺。”
宁权闻言,叹了口气,开口道:“既然短缺,那么不招便是了,宁缺毋滥,为何要来取这些滥竽充数之人呢?”
既然现在适合的凡人没有,那从鬼里挑选不就行了?
事实上,目前上任的城隍中,绝大部分就是酆都的鬼吏,只有少部分才是从凡间大贤中专门请来的城隍,以人为城隍的例子不多了。
至于为什么还要请凡人来考取城隍……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帝君建立酆都时,以生死簿为召,来了三位嘉明县城隍候选,有两位是凡人,最后的获选者亦是凡人,这便让人觉得帝君可能更偏好于凡人,此才会搞出这样的情况。
不过现在可没人敢这么说了,毕竟这可不是帝君的吩咐,这都是揣摩的圣意,如今帝君很明显对此并不满意,那么只能说明他们揣摩错了。
见赵友民低头不语,宁权也只是摇了摇头,张口笑道:“一切宁缺毋滥,从酆都离开的凡人要洗去记忆,莫要将这酆都见闻传出去,明白吗?”
“只有我酆都正式录用者,方可不必洗去记忆,保留酆都之行。”说完之后,宁权一指门外,张口道,“就先从他们开始罢。”
随便是个凡人都来过酆都,这算什么事儿啊?说好的阴阳有序,命运无常呢?
幸好现在还没进行大规模的传播,只有几个人保留了罢了。
“请帝君放心,我等定会妥善的洗去他们这段关于酆都的记忆,绝不让他们将酆都的一切带出去。”赵友民当即低声尊敬道。
不过在他说完之后,忽然想到了什么,犹豫了片刻后张口道:“不过帝君,之前所知之人……”
宁权问道:“有几何?”
“不多,一掌之数。”赵友民道。
闻言,宁权也不觉得有什么必要,便张口道:“无妨,只要不是对酆都贬低,那便无需多管,这清洗记忆从此处始吧。”
几名阴差连忙开始记载宁权的一言一句,准备实施宁权的策略。
见宁权似乎并无其他的事情要吩咐,赵友民便开口道:“帝君,末将已经遣人去通知了明王,明王今日巡查四城,暂时未归,还请帝君移驾殿宇,末将……”
“原来玄苦明王是去巡视四城了,难怪朕入城之时,未曾察觉到明王的气息。”宁权打了个哈欠,开口笑道,“既然如此,那便不要通知明王了,朕只不过是路过酆都,来此一观,待会儿就要离开,也就不让明王白忙活了。”
“酆都是帝君您的酆都,您……”
还未等赵友民说完,只见得宁权衣袖一挥,一身青袍开始变得虚幻起来,下一刻便瞬息消失在房间之内,只留下一道清朗的声音:“带朕来的那名司录还不错,赵爱卿多多提携啊。”
“恭送帝君仙王法驾!”
赵友民率先跪地,而其他阴差也紧跟着跪下,高呼‘恭送帝君’。
持续跪了这么七八息之后,赵友民与众多鬼差阴吏才站起来,望着宁权消失的身影,赵友民不由感叹道:“帝君法力神鬼莫测,恐怕又精进了不少,来无影去无踪,当真是真仙降世啊。”
说罢,赵友民又转过头来,对着周围几人问道:“今日带帝君来的那司录是谁?”
一个佐官张口道:“回大人,是乙殿甲二司的王元隆。”
“待会儿让他来见我。”赵友民道。
“诺!”佐官开口,“大人,那外面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