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科技幻想>我在红楼修文物> 136、第136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36、第136章(1 / 4)

《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136、第136章

我在红楼修文物最新章节

贾母她们看着织金所送上来一匣子一匣子的玻璃珠,少不了咋舌,心想这织金所出手也实在是太阔绰了。

岂知织金所奉上的玻璃珠,成本实在不值几个钱,全都是玻璃厂不用的边角料,或者是有杂色、达不到做平板玻璃标准的材料,石咏他们才会安排染色和装饰,做成完全一样大小的玻璃珠,穿上细孔,供主顾们自行挑选,穿成珠串手串之类,随意把玩,或是当做正儿八经的装饰,都成。

这种玻璃珠很是新奇,贾母她们都没见过,既剔透晶莹,却又比寻常水晶饰品更华彩多姿,女眷们见了都爱不释手,都已盘算起来:这几枚,穿在一处,打个络子,挂在璎珞上;那几枚,正好做个手串儿配衣服……

晚间石大娘与二婶王氏回到椿树胡同,石咏问起她们今日的观感,王氏嗫嚅着说不出,石大娘倒有自己的主意,对石咏说:“咏哥儿,你近来捣腾出来的那些玻璃珠,我瞅着府里的太太奶奶们都挺喜欢,可就是那质料到底比不上宝石美玉,戴着也不如水晶珠,沁凉沁凉的。这些珠子,好看归好看,只怕卖不上价!”

石大娘的意思,这些珠子在大家女眷们眼里,只能当做一时的玩意,当不得正经珠宝来卖。

石咏听了便笑:“娘,这些本就便宜,原本就没指望在京里卖上大价钱。”

石大娘闻言一惊:“不是听说你还从别处借了好些个工匠过来,专门研制这些珠子吗?”

石大娘说得是实情,早先石咏向十六阿哥打了招呼,偷偷从造办处琉璃厂借了几个工匠来指点技术。这些工匠都来自山东颜神镇,那里在前朝就已是出产各色花式玻璃的重镇。

石咏请来这些匠人,别的不管,就只管研制各色各样的玻璃珠,除了贾母她们已经见到的染色与镶嵌工艺之外,还有好些工艺,如缠丝、套色、描彩、泥金等,还都在陆续研发之中。

他知道这些玻璃珠子在京里的潜力有限,然而他的目标却是将这些生产出来的玻璃彩珠运到广州,出口海外:一来这些珠子的成本非常低廉,二来来自东方的工艺美术制品如今在西方非常受欢迎,贩运出海,反倒比在境内销售利润还要多几分。这样一来,玻璃厂就能连边角料都利用上,并兼顾内外市场,将利润赚至最多。

他有时想起,少不了自嘲地笑笑:自己毕竟还是文青气质浓厚,不是什么基建狂人,所以不管做起什么来,都免不了要往工艺美术这项老本行上靠,哪怕是做最朴实无华的平板玻璃,也忍不住要将边角料做成华彩美观的玻璃珠才好。

如今十三阿哥已经在城外修了一间稍大的玻璃厂,就在养心殿造办处辖下玻璃厂的不远处,这样便于双方交流工艺,不断切磋。但是双方主攻的方向不同,十三阿哥的玻璃生意主做平板玻璃,帮达官贵人家里安玻璃窗;而养心殿造办处辖下的玻璃厂则专门做一些皇家御用工艺品,做出来甚至都是单件的,以示专供皇家使用,连重样的都没有。

自打十三阿哥府、雍亲王府和织金所都安上玻璃之后,这“玻璃窗”,便渐渐在京里风行起来。这玻璃窗有几件好处,一是透亮透光,即便是大阴天里,安了玻璃窗的屋子也亮堂得很,不用点灯,看书绣花也不费眼;二是隔声隔热,安了玻璃之后,就比原先纸糊的窗子屋里安静了许多。眼下是还没到冬日,隔热的效果不算明显,但是据最早安玻璃的雍亲王府福晋说,就为这一项,冬日里炭的用度少了好些,原本屋子里要再放两个炭盆的,如今有个火炕就够了,有时还会觉得暖些,要开了窗才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