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轮比赛容易被押题,但就算押对了也没用,因为在第五轮出现的都是“未解之题”,这是要考验选手们的科研创新能力。按照选手们的水平,他们大都无法彻底解决这些未解之题,评委只是想看一看选手的科研思路而已。沈星极猜测这轮的考题会和不久前缴获的那台破损率只有30%的塔别机甲有关,闻妲学姐也是这么想的。
学姐说:“咱导师的研究方向是生物机械,人脑和机脑百分百转化一直是他的研究重点。我这里挑选出了导师的几篇论文,如果考题真是这个,可能对你有帮助。”
沈星极笑着说:“这些论文我全都看过了。”
这是他重生前的事情了。为什么沈星极会把支安澜当成偶像呢,当然是因为他非常崇拜支教授的才华啊!沈星极重生前可是把支安澜的那几篇论文翻来覆去读过好几遍的,很多地方当时读不懂的,就想尽办法去读别的论文啊、书籍啊来作为补充。
进入三英后,沈星极很想被支教授收入门下,就更注重教授的科研成果了。
很快就到了第五轮比赛开始的日子,沈星极进入了虚拟世界。属于观众们的狂欢已经结束了,因为第五轮是笔试,虚拟考场不再对外售票。一看到赛题,沈星极乐了,还真被他们猜中了,赛题确实和塔别机甲有关,问的是和一个关键技术有关的科研思路。这轮比赛的评分标准更为复杂,选手们在比赛时可以去论文库中查找资料。
评委们并不指望学生崽崽们真能在这场比赛里解决掉那个关键技术上的难点,那是像支安澜那样的大佬们要做的事,但至少选手们要给出一些科研方案,可以向着这个或者那个方向深入研究等等。别管这些方案可不可行,它都能体现出科研思维。
沈星极认真比着赛,他却不知道,三英的几位老师正针对他展开讨论。
这是一个私人小会,由指挥系的一位老师发起,然后战舰综合学院的老师听到风声,非要来凑这个热闹。老师们坐在一起,中间升起了一个虚拟屏。屏幕上是沈星极参加第四轮比赛时的场景,指挥系老师重新做了标注,对几个地方着重做了讲解。
指挥系老师总结说:“沈星极拥有极高的指挥天赋。”
世人普遍都存在一种观念,他们认为专业搞技术的人大都不具有指挥的才能,因为搞技术需要专注于自身,而指挥需要掌控全局,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
但事情在沈星极身上出现了例外。
为什么沈星极能在第四轮比赛中做出了最优解,那是因为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对该场景做出了最正确的分析,无论是太空站里潜在的危险、还是两位战友的伤势等等,他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然后再配上他的机械才能,他交出了完美答卷。
“这是高级指挥官应该具有的思维模式。”指挥系老师说。
“那你的意思是……”
“我就是惜才!”指挥系老师说,“这么和你们说吧,把我们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放出去,让这个三人幸存小组变成四人幸存小组,技术兵仍然由沈星极担任,但是指挥权给我们专业的学生,他们制定出来的方案都不会比沈星极这个方案更完美了。”
“你这有点夸张了吧?”
“不夸张。要把两个因素考虑进去,一个时间短,一个他们是直接出现在场景内的,没有拿到前情提示。这太考验学生能力了。而沈星极从未接触过指挥类课程。”
“沈星极不可能转系。他在机械方面的天赋显然更高!”机械系的老师说。
“我知道你们不可能同意他转系,他自己也不见得就同意。他在机械方面确实应该得到大力培养。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让他来我们指挥系旁听?”指挥系的老师说。
“要是这样的话,”战舰综合学院的老师抢话说,“也应该安排沈星极来我们学院旁听啊。”刚开学的时候,这位老师就试图抢过沈星极。因为沈星极凭一己之力在荒星降落,老师觉得战舰综合学院需要这样的人才!可惜沈星极对机械专业爱得深沉。
机械系的老师摇摇头:“我们三英的课程有多紧张,你们身为老师难道不知道?也许沈星极确实有指挥的才能,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真安排他去旁听了,到时候他反而把主专业的课程落下了……不行,我不同意!他真正的天赋是在机械上。”
指挥系和战舰综合系的老师们惜才,难道机械系的这位老师就不惜才了吗?
他越是惜才,就越不可能同意沈星极去别的专业旁听。因为三英的课程安排真的非常非常紧凑。如果让沈星极分心去了其他专业,别到时候像古寓言故事《小熊掰玉米》里说得那样子,恨不得要把所有的玉米都搂在怀里,结果却是掰一个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