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弟弟根本就是疯了,没出事的时候整日围着雅琳那丫头转,要是双方有意也就罢了,我去李家提亲,雅琳丫头若是能嫁进门,就是我不乐意,我也不去当这恶婆婆,可是人家根本就是溜着他玩,让他做这个,做那个,口口声声说咱家那傻小子是亲哥。”
“我呸,我只有一个闺女,什么时候有过第二个。”
杨玉英都被郑月娥这脾气吓了一跳,这位在儿女面前向来温柔体贴,没想到竟也有这样一面。
好在郑月娥发泄一顿,心情就平复下来,杨玉英亲自去厨房熬了两锅粥,细粮比较好消化,送去给祖父祖母,其他人粗粮和细粮混着吃。
大房这边,沈广宗的媳妇高秀秀高氏,见到杨玉英亲自端着粥和饽饽过来,面上登时有些尴尬,嘴唇动了动,嘶哑着嗓子道:“云云……你,是沈嘉那死丫头对不住你。”
杨玉英叹了口气,绝不会替沈云说什么原谅的话。
在这一段时间线里,高秀秀一开始当然对女儿纠缠萧寒这件事深恶痛绝,一直希望能悄无声息地掐断这段孽缘,甚至还给沈嘉相看了一门外地的亲事。
要知道,沈家大房因只有这一个女儿,自小就疼若性命,珍之爱之,从来都是打算就近嫁女儿,娘家好照看。
这都动了远嫁的心,可见沈广宗和高秀秀夫妻两个有多么生气。
可是沈家一出事,高秀秀就沉默了,再也没有说要强行把女儿带回来的话。
杨玉英猜测,她私心里觉得女儿就是给萧寒做妾,也比回沈家好。
沈家风雨飘摇,吃不饱穿不暖,还时刻胆战心惊,生怕当今陛下气不顺,还要问罪。女儿留在沈家能有什么好?这辈子怕是都结不下一门像样的亲事。
“大伯娘且歇着。”
杨玉英并不多言,很快就告辞。出门就去与郑月娥和沈广继商量,看看要买几房必要的下人使唤。
不是杨玉英过不得衣食住行自己操持的日子,实在是要这满门的贵妇,小姐,洗手作羹汤,杂活累活都去做,着实太为难人了点。
郑月娥叹气:“是该买几房下人。”
她想了想,便拿出纸笔,带着女儿开始盘账,算一算养几房下人最合适。
还没落笔,又有点愁:“按理说当初给你置办嫁妆时,咱们家和你大伯家已经分了产,可现在情况又有不同,如今你的嫁妆银子,还是该交到公账上才合适。”
沈家抄家,两房的库房是一干二净,如今大房能搜罗个一二十两银子就算多的,可这点钱连买药钱都不够,大房两夫妇都病病恹恹,家里成了这个样子,杨玉英带回来的嫁妆银,那就是救命钱。杨玉英点头:“是该充入公账。”
说这笔嫁妆是二房拿自己的产业置办的,但当初分产,还不是祖上留下来的东西。
是沈家老爷子把这笔家产分给的二房,沈广继自己能积攒下家业,给女儿置办嫁妆,还不是因为他是沈家的公子,有祖荫在,换成寻常贫寒子弟,他花翻十倍的工夫,也不一定能赚来这么多。
沈云带着这笔嫁妆进了萧家,所以才能留下这一笔钱,归根结底,这就是沈家的东西。
既然做了这决定,郑月娥便拿了所有的银票,并庄子商铺的地契,去找公爹和婆母去。
沈老爷子和老太太看了大夫喝了药,精神头都好些,身子骨瞧着也没有大碍。
听儿媳妇这般一说,沈老爷子就笑起来,也并不推辞:“好,他们兄弟两个齐心合力,咱们沈家这一关就能度得过去。老大两口子身子骨不行了,老二媳妇,你就受受累,暂时先操持家里,量入为出,好歹……活下去。”
郑月娥也没推辞。
如今的沈家什么都没有,无论是谁管家,接手的都是大麻烦,可郑月娥嫁进沈家二十年,婆婆宽厚,公公明理,妯娌之间,也只有最近才因为沈嘉闹些矛盾,以前关系也亲近得很。
她怎能忍心看着遭大难的长辈们还继续发愁?能分担多少,她就愿意分担多少。
既然掌家,郑月娥便不再迟疑,连忙托道观的小道姑帮忙,找了人牙子,挑了两个粗壮婆子,一房一个,只在院子里做些粗活,另外又选了一家人,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儿子,这对夫妇就去厨房做事,两个儿子做点跑腿和看家护院的活。
目前他们是寄居道观,可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总归还是要搬出去,多挑两个能使唤的人手,先看看品行,没什么不好的。
如今明明杨玉英带回来的嫁妆里面,有一个陪嫁的庄子,可他们依旧不搬走,不是为了别的,纯粹是为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