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臣
朱元璋在铜陵驻扎大军之后,随即派遣常遇春率领三营兵马,开赴池州。与此同时,又调动水师船队,逆流而上,摆出水陆并进的架势,兵锋遥指安庆。
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主动发起攻势,最多只能算积极防御。
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忌惮陈友谅的实力。
“上位,我们追随彭祖师,前后传道练兵几十年,积累无数,兵马强盛……如今在陈友谅手上,水陆军兵至少有四十万之多。”
听到这个数额,朱元璋的脸色很不好看。
朱升忍不住道:“当真有这么多?并无虚数?”
丁普郎咧了咧嘴,“若说诸将部下,或有虚报,但总的兵力,却是不会少算,或许还要更多!”
朱升瞠目片刻,终究无言。
张希孟低着头,暗暗盘算,也没有多说什么。
这个数字绝不是吹嘘。
彭和尚准备最久,门人弟子,不计其数。
这里面不少人啸聚一方,手下都有不弱的兵力。
比如赵普胜,在彭和尚战死之后,他据守巢湖,坐拥两三万人马,像他这样的彭党中人,不在少数,稍微聚拢,就是十几万人。
倪文俊连战连捷,恢复天完之后,他本身也有数万人马,又兼并了不少元军俘虏,他的兵马数量超过十万。
陈友谅全盘继承了倪文俊的实力,同时他不断征战,也有不弱的力量,再加上徐寿辉的部下,还有些地方势力。
这些人加起来,就有三十万以上。
还不要算陈友谅招兵买马,增加的数量。
湖广和江西,地域远比后世两个省广大,人口也多,洞庭湖周围又是产粮重镇,虽然遭到战乱破坏,但是还能勉强够吃,情况比起张士诚、方国珍等人要好得多。
所以简单估算一下,陈友谅旳兵力超过四十万,这并不是吹牛皮。
而且陈友谅还有个优势,他可以肆无忌惮,扩充兵力,这是朱家军很难做的。
张希孟经过简短盘算,沉声道:“主公,我们总兵力要少于陈友谅,而且由于处在四战之地,我们最多调动二十万人,相比之下,陈友谅拥有至少两倍的优势兵力。如果认为陈友谅不堪一击,部下都是乌合之众,那就未免一厢情愿了,属于严重低估对手,我们不能靠着猜测应付最大的敌人。”
最大的敌人!
张希孟已经用了最严厉的词汇形容陈友谅,在场君臣都没有异议,显然大家都默认了这个事实。
虽然丁普郎和傅友德选择起义,加入朱家军。
但他们两个的情况都比较特殊,不能一概而论。
事实上作为一支职业造反家带出来的队伍,天完的兵马相当有战斗力。毕竟弱鸡早就被淘汰了,这帮人都油滑狡诈,凶戾敢战,十足的悍勇之士。
他们或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唯一一点,那就是不能低估他们的战斗力。
“从兵力对比上,我们的确处于弱势,但是陈友谅同样危机重重,劣势明显,首先最重要的,他两次噬主,人心不稳……丁将军他们已经投靠过来,另外诸如巴蜀明玉珍,只怕他未必会听从陈友谅调遣。”
张希孟话音刚落,傅友德就道:“张相,卑职经过巴蜀,明玉珍的确傲慢张狂,不能容人,我看他未必愿意被陈友谅摆布。”
“那是自然。”
丁普郎把话接了过来,“明玉珍这人心高气傲,当初他领兵独霸一方,调集重兵过去,逼迫着他,才愿意归附。对了,这个明玉珍,他目生重瞳,人人都说有霸王之相,偏偏他身高八尺,膂力过人,的确有楚霸王的勇猛,要不是瞎了一只眼睛,还真是霸王在世……”
丁普郎侃侃而谈,把明玉珍扒了底儿掉。
这位身高八尺有余,目生重瞳,有一次打仗,被人射瞎了一只眼睛,他拔下箭矢,继续厮杀,部下无不拜伏……
就是不知道在拔箭的时候,他有没有把眼珠子给吞了!
“这么看明玉珍也是个枭雄之辈,陈友谅噬主夺权,明玉珍心中不服,怕是要背弃陈友谅,自立门户!”
朱元璋缓缓说道:“明玉珍据守巴蜀,虽然未必能牵扯陈友谅多少精力,但是缺了巴蜀的粮食,陈友谅兵马众多,没准还会成为负担……这算是他的一个弱点。”
张希孟顿了顿,又道:“主公,根据最新的消息,汤将军和刘学士他们,已经在五溪等地扯起队伍,兵马发展到了五万,不出意外,也可以牵制一部分陈友谅的兵马。”
张希孟提到了汤和跟刘伯温。
当初他们收拢了杨完者的苗兵,随后进行了改造。
汤和跟刘伯温不辞辛劳,带兵秘密前往五溪等地收拢苗兵,对付天完。
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发展,他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程度的力量。
这一路走来,艰难险阻,不必多说,但好歹还是成功了。
丁普郎和傅友德都是大惊,“五溪,五溪的苗部,是,是咱们的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