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甘泉县的大靖商人都是瞄准了外洋舶来品来的,尤其是本国稀少的各色宝石,转手就能卖出高价。要是碰上个愿意斥重金搏美人一笑的冤大头,开出天价也不是梦。
于是,在其他商人眼里,李絮一行人画风就显得格外清奇。
难得来一趟甘泉港,还正好碰上有几艘外洋船在此停泊,可不正好是大肆囤货的机会?就是砸锅卖铁、借高利贷也值啊,回头货物一出手,利润滚滚来,轻轻松松就能还上钱。
偏偏就有那么一小撮“傻子”,在街上转了一圈又一圈,竟只知道吃吃喝喝,手舞足蹈地跟外洋人比划着聊天,最多买几样精巧的小饰品便罢,竟跟出门游玩买手信似的,抠抠搜搜!
随行的几个镖师也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们本以为,东家来此是为了倒买倒卖一批舶来商品赚快钱,毕竟来时还特地采购了一批瓷器、丝绸,不料,东家竟给自己安了个新身份,并勒令他们集体配合,不然就要扣工钱!
老王跟李絮认识得比较久,还有过在一条河里挣扎求生的共同经历,较其他人更熟稔些,忍不住问:“东家,您这趟过来不是带了些货么,难道就没想过要出手后再进些外洋货?回头放玩具铺子里卖,应该挺赚的。”
李絮道:“当然有打算,这不是在货比三家嘛。再说,倒买倒卖的人太多,进货价不低,咱们小本生意,可经不起大风大浪。”
事实上,那批瓷器、丝绸她确实是在货比三家,但,她并没打算大批进货带回去卖。
反正有玄石父女这两个强力外援在,那些外洋来的手工艺品未必不可复制,没必要脑子一热压上本钱进太多货。
海贸市场发展趋于成熟,虽然还远不到饱和的程度,但她向来不愿意做高风险投资。
与其花大价钱进一批货,不如先弄几件样品回去,找外援看看能否帮忙拆解,搞清楚其中原理,再让工坊低成本生产,没准还能弄个改良方案。届时,货源握在自己手里,赚头岂不是更大,还省了千里迢迢运输的各项成本。
更何况,想到做倒买倒卖生意的人又不止她一家。
除了甘泉港之外还有其他港口,各地商贾肯定也会闻风而动,进货运回内陆销售。舶来品向来金贵,主要流入地无非是京城、江南富庶之地、以及各大府城。进货价虽然不低,但这些商贾做的主要是富人生意,只需要将价格高高提起,便能稳稳获利。
这跟李絮现有店铺的目标用户群并不匹配,除非她在府城新开个专卖舶来品的商铺,但这样一来,人手短缺还在其次,只怕要动了府城里专门做这行当生意的人的蛋糕,招惹麻烦。
点心铺子和玩具铺子还好,价位兼顾中低档,虽然也有些竞争对手,但整体蛋糕盘子不大,即便拉仇恨也不至于到欲除之后快的地步。换成暴利的舶来品,那就很难讲了。
李絮委婉提了提,老王顿时脸色肃穆起来,心里有些惭愧。
他果然是个不习惯动脑子的武夫,眼看着有钱挣就蠢蠢欲动,却没想到更长远的事。
亏得东家姑娘足够清醒,不然,万一真被冲昏头脑搞个舶来品铺子,指不定哪天晚上铺子就会“离奇失火”,里面的人和财物也都一并化作灰烬,这种事他可没少听说。
算啦,东家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吧,做生意最忌外行人瞎指挥。
有了镖师们打心底认可的配合,李絮扮演起不谙世事小少爷的人设愈发得心应手。
她花了五两银子,继续雇小罗给自己当向导,接下来几天除了晚上休息时间几乎形影不离,顺便学了几句实用外洋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