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嵩点头。
许游瞅着他:“如果我没记错,线稿落款写的是你的名字,那是你的创意。”
韩嵩一顿,说:“创意是我的,但要dú • lì完成作品,对我有难度,还需要老师的指点。”
只是指点就联合署名,还是把那位王老师的名字放在前面。
许游这才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其实有些事不用说破,大家都心知肚明,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艺术界,把学生的成绩占为己有的老师都不在少数,差别只在于,有的老师直接拿来润色,换上自己的名字,而有的老师会让学生一起把名字写上去。
遇到这种事,学生大概率都会妥协,心里也很清楚这是一种交换。
学生要获得知识,要躲在老师的羽翼之下,接触老师带来的资源、人脉,如果脱离了,就像翅膀还没长硬的小鸟,再有才华扔出去也是九死一生,根本没人给他们机会。
许游好一会儿没说话,直到一支烟吸完了。
韩嵩也没离开,就站在那里看着她。
直到许游说:“看得出来,王老师很器重你,也许是因为你的创意,也许是因为你的背景,不管是什么都好,只要你自己心里拎得清就好。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人体雕塑,跟着她,不宜太久。”
王老师不是专攻人体雕塑的,而且她的作品,怎么说呢……
许游虽然不懂雕塑的门道,但艺术是一里通百里明,就她的眼光来看,那些作品走的都是同一个套路,换汤不换药,变化不多,技巧却很好,细节也精致。
王老师还给许游看了她第一个拿到国内奖项的作品照片,许游一看,就知道为什么她后面的作品都如此雷同。
第一个大放异彩的作品就是这个调调,后面就持续在同一个主题里深挖,换句话说就是炒冷饭,而且深挖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件可以超越的,只是在细节上磨练更多,但内核和大框架的东西,一直都在吃老本。
其实这样的例子在圈内比比皆是,但凡一个套路赚了名利,就不敢轻易改换了,越成功就越保守,渐渐的,连自己都对这个曾经满是灵感的主题感到审美疲劳,抓不到灵感,越发匠气。
反倒是韩嵩的那两个线稿,创意十足,做出来的成品融入了王老师的精细技巧,成了这批作品里最出彩的。
安静片刻,韩嵩应道:“我明白你的意思。”
“嗯。”许游又看了他一眼,抬脚要走。
韩嵩的声音却追上来:“你刚才说也许是因为我的背景,为什么这么说?”
许游侧过身,笑了:“有才华的学生很多,可它不是让一个老师愿意联合署名的必要条件,还有可能会被打压,除非,这个学生在其他方面有背景。”
说白了,大部分搞艺术的人都缺钱,也都需要钱。
这个韩嵩一看气质、举止,就不是普通人家养出来的孩子,穿着可以朴素,但气质盖不住。
也许,是韩嵩的背景值得王老师挖掘,也许,是王老师通过他拿到了更多的利益。
韩嵩跟上许游的步子,两人往屋里走。
韩嵩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许游说:“别忘了,画画的第一个要素,就是观察。王老师对你的态度,和对别人的相差太多了,与其说是看重你的才华,反倒更像是在讨好你。我想你自己心里也应该有数。如果你真想学她的技巧,倒是不妨多利用这一点。”
一个需要学生提供创意,一个需要老师教授技巧,这样的交换也算值得。
韩嵩没吭声,却点了下头。
两人进屋后,里面已经收拾的差不多了,许游拿起一个装设备的箱子,跟着大家一起上车。
临走之前,杂志负责人亲自来送,许游笑着应了两句,就把车门拉上。
回程路上,她翻看了一会儿相机里的照片,选定了几张,准备下午就开始修片。
快到照相店时,她的手机进来一条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