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抬脚跨入中书令办公的署衙,看到屋子里的人,脚步不由微微一顿。
这停顿十分短暂,在其他人反应过来之前,他已经大步走入,一面笑道,"怎么这样大的阵仗,可是出了什么事?"
话是这么说,要是真的出了能够将中书重臣都集合在一起的大事,也不该是在这里,而是在紫宸殿了。所以朱明虽然这样问,但脸上的表情却不太紧张。
事实上其他人的表情也不太紧张。
但是看他们的样子,似乎也并不知道瞿英把人叫过来是因为什么。
等朱明坐下来,瞿英才开口道,"确实是有一件为难的事,要参详一下诸位的意见。"
"令公尽管说,不管是什么事,咱们总商量着来便是。"陆继善连忙道。
其他人也点头附和。
随着老臣们年纪渐长,陆续致仕,中书省的五位宰相,除了瞿英之外又换了一拨人。如今在这个位置上的,几乎都是贺星回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彼此之间的情分自然比其他人不同。
尤其朱明和陆继善二人,他们当年就是跟瞿英一同回朝的,自从进入了中书省,就一直以他马首是瞻。
瞿英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这才叹道,"今日我已经去看过武兄,他的情况不容乐观啊!"
去年冬天武焕就病了两三次,一直缠绵病榻,总不见好。开春后似乎精神了几天,谁知一场风寒,人又倒下了。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对于"天命"两个字越发有感触。同龄人一个接一个地离去,难免让人伤怀。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事可能就会落到他们自己身上了。
所以众人不免沉默了一会儿,朱明才开口,"武兄这已经是上了第二本了吧?"
瞿英点头,"是。"顿了顿,又道,"明日陛下就该亲往探视了。"
很显然,无论是身体原因还是自身的想法,武焕都打算退了,瞿英和皇帝先后前去家中探病,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致仕的流程。
等他上完第三本乞骸骨的折子,皇帝批准之后,这中书右侍郎的位置就空下来了。
那么瞿英将众人召集到这里的原因,也就已经十分明白。
自从开明十二年韩青致仕,皇帝将中书省五个宰相的位置填满之后,就再也没有从缺过,从来就是缺了就立刻补。很显然,相较于某个大臣独揽大权,他们这位陛下更希望看到的,是有商有是的办事。
既然如此,武焕腾出来的这个右侍郎,也不会空缺太久。
虽说继任的人选必然要由廷推来定,但也不可能漫无目的地选,所以在流程上,会先由中书省和吏部商议,给出一个候选名单,再于早朝时让大臣们票选,当众唱票,最后取票数最高的两三人,呈送御前,由皇帝最终择定一人,宣榜就任。
毫无疑问,瞿英今日将他们召集到这里,就是为了这候选名单之事了。
朱明和陆继善对视一眼,由陆继善开口,"廷推之事自有流程,不知何处让令公为难?"
瞿英放下手中的茶盏,视线把殿内的四个人都看了一遍,然后抬手从面前的桌上拿起一张纸,递了过来,"这是我拟定的名单,诸位看看吧。"
朱明先伸手接过,看完之后眉梢不由微微一动,却没有发表意见,而是将纸张传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