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唐签到三年,李二求我出山> 第41章泥土尚且能生出莲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章泥土尚且能生出莲花(1 / 2)

客栈之内。

不少士子都在串门子,相互寒暄着。

这些人的目的无二,无外乎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扩充一下自己的交际圈。

毕竟这些人中,不知道谁日后就能飞黄腾达。

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交朋友总归是没坏处的。

而看着那些个士子相互之间热络的交流着。

在看看自家夫君往屋里一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好似个千金小姐的模样。

李丽质有些不解道:“夫君,你不去跟那些士子交际一下吗?”

“有什么可交际的?”

顾安平捧着书卷,头也不抬道:“有那个时间,还不如多看看书呢。”

他来参加秋试,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付一下自己老婆,顺便看看这时代的科举到底是什么样子。

毕竟来都来了,要是在不好好体验一下这朝代的服务项目,那可就太对不起他来这一趟了。

听闻她这话。

李丽质不由撇了撇嘴:“多个朋友多条路,万一日后这些人中有谁能飞黄腾达呢……”

“飞黄腾达?你说他们?”

顾安平回头看了李丽质一眼,随即摇头笑了。

他道:“北方的士子能过秋试以实属不易,更别提那难上加难的春闱。”

“这次前来报考的士子总计过千人,但最后能参加考试的,最多也就一两百而已。”

“而在这一两百人当中,能顺利考试通过的也就十几二十个。”

“十几二十个人还要去参加春闱,还要经历层层盘剥。”

“最后在这些士子当中,能登榜及第的怕是一个人都不会有。”

顾安平放下书卷,道:“所以若想借这些朋友找条出路,还不如跟我回村里卖西瓜。”

好家伙。

这货说的话可真够难听的。

不过事实却也是这么个道理。

自古以来,在教育方面北方就不如南方。

前来参加科考的,更是南方人居多。

因此,在每届科考中,及第登榜的也都是南方人居多。

所以就造就了北方士子出头难的景象。

而且幽州这地方本就地处于苦寒之地。

在这种地方生活的百姓,能读书识字就已经实属不易。

毕竟有一句话说的好,神枪手是靠子弹喂出来的,人才也是读书读出来的。

这地方百姓连读书都费劲,想要成才那真是难上加难了。

科举本就是为了抑制世家过多干预朝政而生的。

可在大唐初期时,科举反而有种是世家垫脚石的意思。

毕竟寒门出身的子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根本比不上世家那些从小就耳濡目染朝政与时局的公子哥的。

更别提是与那些官宦人家的贵族公子相比了。

旁人不说,单说那长孙冲。

像他那样的贵族子弟,皆有特权。

可以通过父亲的功绩得到荫封,继而进入庙堂。

同样也可以选择去国子监读书,待到学成之日直接参与科举最后一层的会试。

而拿他们跟普通寒门士子相比,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了。

所以,顾安平才跟李世民说,这时代的科举,开不开没什么区别。

想到此处,顾安平也不由叹息一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