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我真是大明星> 分节阅读 1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44(1 / 2)

的真漂亮”剧组的人都呼好。

住持也微微一失神,“施主既然信天堂,知地狱,那为何还要做出行凶伤人的事情?”他倒是抓住这个不放了。

小岩气道:“还有没有点别的了?”

姚建才道:“禅学说不过小张就死缠烂打是不是?”

“谁行凶伤人了?是你们先行凶的好不好靠”一个男演员骂道。

住持并不理会旁人,只是看着张烨,“无所谓因果,你信地狱,难道就不怕下地狱吗?”

张烨却是没有被他绕进去,根本不接他那暗藏杀机的禅,而是哈哈一笑,豪气万千道:“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句偈语,可以说是张烨那个世界最有名的佛学禅语了,甚至可能没有之一

副导演当即叫道:“好”

其他剧组的人也大呼过瘾,“好一个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不过这话其实可能并不单单是他们理解的那种字面上的意思,他们实际上根本没有听懂,但主持听懂了,和尚中有一个老和尚也听懂了,一时间,两人都面露动容之色,看向张烨的眼神也变了

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这根本不是个大气概的话,而是一句大慈悲的禅语——堕在地狱道,求出无期,受极大苦,落入之中的人生不如死,这个时候,我不去帮他们解脱谁去呢?

住持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后面的一个老和尚也合手道:“阿弥陀佛。”

小和尚们却还都不服气,他们不相信以他们住持的佛法说不过一个世俗人

这时,轮到张烨发问了,他指着院子里的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字,一行让他非常感兴趣且非常熟悉的字,“我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请问这句偈语是何人所作?”

住持一看,“是我前些日所作。”

上面的雕刻还很新,一看就是新刻上去的。

住持自己念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就是我的求佛之道。”

剧组的人也都看了过去,一时也都惊艳不已,觉得这首偈语真的不错。身体就如同是让当年前人觉悟的菩提树,心就如同是一座一尘不染的明亮的台镜,时时不断地观照自己,不让尘垢障蔽光明的本性写得好啊真是这位住持之笔?剧组的人一下子也对这位住持改观了一些,他们才明白为什么青山寺不接待剧组了,而且这么严厉地把人往山下轰,进都不让进,原来就是出自这个新住持的这句偈语,他们不想让寺庙沦为污秽之地,也正是那“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剧组有人微微点头。

住持也看向张烨,想瞧瞧他的反应。

谁知张烨却没太当回事儿地笑了,还真巧了,这个世界居然也出现这句偈语了,不过不一样的是,并没有出现张烨那个世界的后半段偈语。

住持道:“施主因何而笑?”

一个小和尚生气道:“你笑什么啊?”

“是啊,有本事你写一个”另个和尚也不满道。

张烨啼笑皆非道:“你们不让我们上山,打了我们的人,砸了我们的设备,就因为这一句偈语?”

住持看他,“施主觉得老衲的偈语有不妥?”

“何止是不妥。”张烨毫不客气道:“简直误人子弟”

“你说什么”一个小和尚怒然抄起棍子,可一想起张烨刚刚禅学上提到了天堂地狱之说,他又恨恨把长棍放下了——当然了,其实更多原因是他知道就算自己拿着棍子上去也肯定打不过那人。

“什么叫误人子弟?”一老和尚道。

又一个小和尚气闷道:“你不懂就不要瞎说”

剧组的人也不知道张烨怎么如此看不起这句偈语,在他们这些人看来,这四句偈写的很好啊,没有问题啊?

张烨却道:“我这里有个故事,你们先听一下,从前有两个高僧在进行辩论,第一个高僧说道:‘我心中有一面镜子,每天都不断的擦拭,使它明亮照人,足以鉴我。,第二个高僧却说:‘我心中没有镜子,何用擦拭?,”

没有镜子?

何用擦拭?

在场所有人听了,都是一怔,有人似懂非懂,有人好像马上就要明白了似的

然后张烨便道:“我今天再送你们一句偈语。”说罢,张烨望着那些和尚,望着他们每一个人,“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张烨眼睛一眯,将那句住持的偈语一句一句地反驳了回去,每一句都打在了那些和尚的心窝子里,出一句,和尚们的脸色就变一次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众多和尚已是鸦雀无声

张烨笑着质问众和尚,“何处惹尘埃?”

----2014-8-917:35:39|8487968----

第197章【赐字!】

全文字更新,TXT下载,尽在策久小说网/

张烨说完。

周围一刹那都静了

什么是菩提树?这是一种桑科榕属的大型乔木,植物幼时附生于其他树上,高达1526米,胸径3-0厘米;树皮灰色,叶革质,三角状卵形,榕果球形至扁球形,成熟时红色,雄花,瘿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榕果内壁;子房光滑,球形。花柱纤细,柱头狭窄……当然,这只是凑字……这只是官方的植物介绍

咳咳,嗯,说正经的。

菩提本无树?世上虽有菩提树,可佛家中的菩提树,往往说的并不是植物,含义却是一种象征和纪念,菩提也代表的是一种佛家的大智慧,哪里有什么树;明镜亦非台?就好比张烨刚刚所言的两个高僧的辩论,那时时照着自己的镜子,只是一份心,一份念,哪里有什么台?

没有菩提树

也没有明镜台

空无一物,为什么会染上尘埃?

包括住持在内,几个和尚们都在扪心自问,把张烨的偈语自己问了自己一遍——何处惹尘埃?是啊何处染尘埃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