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这条道路横亘在刘邦的高庙衣冠出巡必经之路。
为了自己方便,老爹的衣冠出巡之路都能抢。
这要放在礼法制度严苛的宗周时期,惠帝能被天下人的唾沫淹死。
但在汉室,天子最大,天子没有错误(人主无过举)。
所以,为了维护惠帝的光辉和伟大,就只能麻烦刘邦的衣冠挪窝了。
于是,就有了原庙制度。
将刘邦的衣冠送到了渭北的长陵,在当地给刘邦再起一座神庙,供奉其衣冠。
顺便一提,想出这个主意和弄出这个制度的人叫叔孙通。
再纯正不过的儒家巨头,哪怕是后世的司马光再怎么扼腕叹息,也不得不承认其儒家先驱的地位。
至于太史公司马迁,更是认为叔孙通是‘儒宗’。
认为没有叔孙通,儒家的传承,早就要断绝!
乘着驷车,走在这条道路上,刘彻也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吾之叔孙生何在?”
曾经,他确实不齿和不屑过叔孙通的私德和为人。
但当了皇帝后,尤其是坐了四年天下后。
刘彻的观念早已经改变了。
这个世界,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完美的圣人,也不存在那样的人物。
周公尚且有恐惧流言日。
何况其他人?
尤其是儒家这样的学派,假如出现个所谓的圣人,那极有可能会发生灾难。
无论什么思想和学派,甚至于宗教、党派。
原教旨主义者,都是人类之敌。
死抱着几百年前的老古董,不愿睁眼看世界,与时俱进,顺应世界和时代的发展需要的人或者学派。
不是会害死他自己,就必定会害死相信他的国家和民族!
反倒是叔孙通这样能随机应变,与时俱进,根据需要和现实,毫无顾忌的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的人,才是最佳的学派领袖。
所谓大直若诎,道固委蛇。
总之,在中国,不能给统治者跪下来唱征服,不能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的学派、思想和宗教,肯定会被统治者的刀枪教做人。
这样想着的时候,刘彻的驷车,抵达了太庙门外。
此刻的太庙附近,已经被军队围的水泄不通。
两三千个火把,照的整个世界如同白昼。
“恭迎陛下!”
刘彻的车驾抵达,立刻引起了军队的山呼海啸。
这欢呼声是如此的大,以至于就连长安城外的一些村落也都听到了声响。
“长城城发生了什么?”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从床榻上翻身而起,打开房门,远眺远方。
若不是汉室有着严格的闾里制度。
所有的居民区,一到天黑就会落闸,严禁出入。
不然的话,八卦党们真有种跑去宫墙下面,围观围观的冲动。
而这也是刘礼和刘富的子孙们选择在平明之前,夜闯太庙,进行哭庙的原因。
假如是大白天,姑且不说能不能进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