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百年后,居然选择了和解?
这相当于尼克松访华,戈地图解散苏共。
在事情没有发生前,没有人敢去想象这样一个画面。
刘彻现在也是如此。
儒墨和解,最起码,公羊派选择了跟墨家和解。
这肯定会引发在汉室学术界,引发十八级大地震!
儒墨都和解了,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
不过,仔细想想,儒墨的和解,看似不可想象,但实则,却是他们彼此双方都最好的结果。
公羊派树大招风,而且缺乏一个向上沟通的渠道,更缺乏最高层的信任。
这对公羊派的长期发展是很不利的。
而墨家虽然有着刘彻的信重,但,却只能困局在墨苑和墨社辐射的那七八个县之中,再想扩张和渗透,都是难上加难。
地主士大夫和豪强,对于墨家的举动,警惕无比。
现在,除了那些投机分子以及想靠着墨家混军功的贵族外,其他人都对墨家敌视无比。
特别是在关东,墨家都快被黑成天下头号大坏蛋和一切罪恶的化身了。
墨家想要继续发展壮大,就需要一个可靠而得力的盟友,为他解释,为他发声不求为自己唱赞歌,只求实事求是的将墨家的思想和诉求,告诉天下人。
于是,公羊学派与墨家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儒墨虽然敌对几百年,但是,却是诸子百家之中,彼此最了解和最熟悉的人。
毕竟,最了解你的人,不一定是你的朋友,但一定是你的敌人!
因为,敌人要攻击你,就必须找到你的漏洞和缺点!
儒墨就是这样一对相爱相杀数百年的冤家对头。
但同时也是互补性最强的两个学派。
儒墨的和解,让这次的石渠阁之会,将充满了亮点。
刘彻现在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石渠阁之会,其他巨头们发现这个事实时的尴尬表情!
……………………
威信工种号:要离刺荆轲,求关注啊啊啊啊~
另外,本章所说的儒墨和解,其实只是主角自己的看法~
嗯,以后会说这个问题的,但我怕有人误解~
:访问网站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节应变
想到石渠阁之会,刘彻就坐下来,拿起一张表格。
这张表格上列的都是已经被刘彻发出了邀请,确定可以参与这次石渠阁之会的诸子百家的巨头名单。
石渠阁的会场,目前也已经初步建立了起来。
大约,最终,会成为一个类似后世的人民大会堂那样的环形会议场。
因为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所以,该会场可以容纳的人数也大大增加了至少可以容纳超过千人同时与会。
当然,这指的是包括哪些跟随诸子百家的巨头以及贵卿大臣共同出席的小弟们。
在事实上,整个石渠阁,只会有五百五十五张席位。
这是特地设计出来的,为的是符合刘氏崇尚五这个数字的国策。
而这五百五十五个位置,刘彻和他的妃嫔以及东宫两位太后的随从亲信,包括薄窦外戚,就一口气占去了五十之数。
而且还是最重要最好的五十个位置。
而剩下的位置,三公九卿列侯将军,毫不客气的占走了一百零八个席位。
此外,还有诸侯王将要来观礼。
梁王刘武,江都王刘阏、代王刘登、中山王刘非,都将列席这次盛会。
他们和他们的随从将占走一百个位置。
除此之外,四夷使者或者国王,也可能出现在观礼台上。
至少南越王赵胡,已经确认,将会来到长安。
这是他即位后第一次,也是南越王国在内附后首次朝觐天子。
毋庸置疑,哪怕只是做做样子,刘彻都得给他安排一个好位置,更需要安排他和他的随从们。
这就又是至少二三十个席位不见了。
实际上,留给诸子百家的位置,可能也就两百六七十个左右。
与如今天下的诸子学派而言,这就是真正的僧多粥少!
注定了不可能让所有学派的所有巨头都能够列席其中。
这就比较有意思了。
因为,决定谁参加,谁不能参加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刘彻手里。
刘彻若是想要让谁参加,那么,他就算是阿猫阿狗,也可以参加。
若不想让人谁与会。
那么,此人即便是孔孟复生,墨子在世,有韩非、李斯之才能,也不可以参加!
这个权力,无疑是很重要的。
甚至可以决定诸子百家的生死存亡。
因为,假如皇帝不让某个学派参加,那等于告诉天下人这是朕不喜欢的,大家尽管可以放心大胆的s!
这个学派,无疑就要悲剧……
好在,刘彻还是很讲吃相的。
不会因为不喜欢某个学派,就将他完全踢出局。
更不会因为喜欢某个学派,就强行提升他的地位。
比起个人喜好,刘彻还是很相信科学的。
毕竟,君王的个人意志假如强加于学术思想之上,这其实很容易做坏事。
这就好比罢黩百家独尊儒术。
看上去很好,皇帝省心最起码不用再去面对学术界的纷纷扰扰,天下也可以安宁一点。
但其实呢?
罢黩百家的后果,就是抹杀掉了学术和思想的多样性。
自然界,生态系统失去多样性的后果,人人都知道那会是个灾难!
而在学术界和思想界同样如此。
很多东西,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
但在危机时刻,在关键时刻,却是可以表现出来。
宋明的悲剧,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们的体制僵硬,缺乏变通。
而这正是缺乏多样性,多种选择的弊端。
在刘彻看来,诸子百家,各有所长。
即使是鲁儒,也有优点,也有他们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