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心中一片骇然。
“丞相大人也败了?”
“有八万敌军?!!”
不安的情绪已在将领中蔓延开来……。
“于忠,你投敌背降,居然还敢回来煽动本将军,蛊惑军心,其心可诛!”于禁忽然色变,猛地起身,怒斥于忠道,“来人,将此贼推出去砍了,以正军法!”
“大人,我并未投敌,我并未投敌……”于忠立时楞住了,见四名军士上来拿自己,才忙不迭地争辩起来,“大人,大人……”
于禁转过身,根本不看于忠。
四名军士押了于忠就走,旁侧的众将想要求情,但于禁只是挥了挥手。
不片刻,一名军士捧着于忠血淋淋的人头,奉到于禁跟前。
于禁看着死不瞑目的堂弟,嘴角地肌肉微微抽搐了一下,摆手说道:“埋了吧!”
只有极少的一两人知道于禁根本是以牺牲于忠来稳定军心——惟有造成于忠投敌的事实,才能推翻他刚才说的话,才能削弱那些话带来的负面影响。
就在众人轻声议论时,于禁却自己悄悄地步离了人群,仰头看向,满面的痛苦之色。
尽管于禁煞费苦心,甚至不惜牺牲了自己的堂弟,但军心却无可避免地呈现出低糜的趋势。
而此刻,于禁的对手却是咄咄逼人。
陆逊将自己手中地两万人,一分为二,金畴领一部偏北,陆逊自领一部偏南,两部互为犄角,成钳形步步进逼,压制着于禁。与此同时,魏延也暂时忘却了自己军职高于陆逊的事,积极主动配合着陆逊。
三路兵马,如同密布的大网,死死地罩向于禁这条大鱼。
关羽赶回寿春之后,分别派遣快马联络魏延和陆逊,了解作战的情况和计划。
获悉陆逊那近乎完善的的“捕鱼”计划后,关羽也不含糊,当即决定继续由魏、陆二人负责剿灭于禁。
随即,由庐江方面传来了交州士燮进犯庐陵的消息,关羽一面留关平驻守寿春,一面与诸葛亮、吕蒙策骑南下庐江。
接下来的数日,于禁费尽心力与魏延、陆逊二人纠缠,被逼迫得不住朝章陵郡内撤退。
运筹帷幄的陆逊,胆大果决的魏延,两人配合起来竟出奇的合拍。魏延如嗜血的头狼,带着手下狂暴的“狼群”,死死地咬着于禁的尾巴。两军在短短三日内,连续干了四仗,互有胜负,总共的伤亡都超过了3000口人。但同样的伤亡,换来的战局变化对双方却是截然迥异。在第四日,魏延主动挑起的第五次战斗中,于禁军原本已经不多的存粮又被烧毁了近半。
魏延的死缠,让于禁连退都退不了。
但最让于禁恼怒头疼的,却不是嗜血的魏延,而是冷静的可怕的陆逊。陆逊所掌握的兵力甚至超过魏延,但他却始终不主动进攻,只是时不时摆出个包抄的架势,逼得于禁根本没办法设计魏延。
较量的时间越长,陆逊对于禁的心理掌握的越透。很多时候,于禁才刚刚摆出点架势,就被陆逊识破。
随着李通和黄忠近三万人的联军赶到,(陆逊说有八万人包围于禁,其实带着诈的成分,真正的兵力不到七万人),于禁彻底被逼上了绝路。
为显示对刘备的尊重,刘琦接到请援要求后,毫不犹豫就派出了荆州军头号猛将黄忠,和最精锐的军卒。
李通居北,黄忠在南,三万大军成半扇形,将西去的道路封得死死。
……………………………………………………
十二月初十,我率大军赶到寿春。
本在盱眙休养的庞统,病情已有所好转,也随我一同回到了寿春。
翌日,巡防淮水的蒋钦传来消息,汝南曹军有较大规模调动的迹象,目标似乎是襄阳方向。
刚刚在徐州与我军进行了那样的消耗战,曹操绝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图谋荆州。最大的可能,是他准备接应于禁撤退了。
但以眼下的情况,这条“大鱼”恐怕难脱一网了!
第四卷潜龙出渊震九州第六十七章(上)
面对荆、扬近七万联军的围剿,任于禁如何能耐通天,也只能徒呼奈何。在龙舒水憋屈地中计败绩后,于禁所部仅余万人出头些。而随后,魏延那势如疯虎般的缠斗,又给于禁带来了近4000人的伤亡。
察觉自行突围的可能尽似微乎其微,于禁索性就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打算,率军退入了九子山中(今九华山,位安徽省)。
九子山,位章陵郡固始县西,为黄山支脉。九子山山脉广博,占地方圆近400里,山中群峰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
遁入深山,对于躲避敌军的围堵追击固然很有帮助,但面临的问题同样很多……
摆在于禁面前最紧要的问题便是粮食和药物的补给——前次与魏延的激战中,于禁因一时不慎,被魏延奇兵焚毁了半数粮草。这半数粮草的损失,使得于禁军本就捉襟见肘的粮草更显紧张。随着东、西两面敌军的迫近,于禁根本就无法再去劫掠粮草。
而此刻时值隆冬,山林凋敝,鸟兽隐遁,能够被用来食用的东西实在寥察。不得已之下,于禁一面下令将一日三顿改为一日两顿,并适当减少每顿的粮食,另一面又让军士猎取飞禽走兽,作为食物备用。
比之粮食,药物的短缺同样令人操心。与魏延激战中伤亡的4000军士,有近三一之数(1/3)并未阵亡,只是负较重的伤,但在这寒冷的时节,缺乏药物治疗的后果,便跟等死没有太大分别。
缺粮少药,实力远逊,士气低落……对军中现状非常清楚的于禁,其实也知道自己的的努力。只不过是聊近本份而已,对扭转战局根本于事无补。
九子山两座山峰之间,一支略显落魄的军队正停驻于此。
远离大队军卒地一处小竹林中,两名校尉和五名都尉环坐成一圈,神色都显得有些灰暗。有人垂头呆看着地上的石块,有人目光游离地望着远方的天空,也有人定睛看着上首位的于禁。一连串的战斗过后,军中校尉、都尉死的死。俘的俘,剩下的已不到原先一半。
于禁看着这几个情绪低落地部下,无声地叹了口气,也失去了责骂他们的意兴:“都说说,下面怎么办?”
一阵沉默过后,性格直爽的张进首先开口:“大人,反正突围不成了。横竖都是个死,不如死的痛快些,出去跟他们拼了。拼一个够本,拼两个还赚。”
于禁没好气地看了张进一眼。转头看向其他人。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一名都尉小心谨慎地说道,“大人,末将的意思……”
于禁一抬手。止住了这都尉的话。虽然尚未说完,但于禁已知他的意思——投降。
“承相待我等恩重如山,若实在无路可退,惟有一死以尽忠心!”于禁虽未斥责那都尉,却也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一时间,气氛又恢复了原先的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