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笑面人生 姜昆> 分节阅读 3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34(1 / 2)

棒胡同。

“我认得这点字儿全是小时候背‘三字经’、‘千字文’得来的。也许是守着

隆福寺,对相声、快板特感兴趣。大街上看着要饭的在店铺门口耍着牛骨头数来宝,

准停脚,瘾头儿大了。那要饭的词儿编得好:

‘……我求掌柜子给了吧,

时间长了你省不下。

要省您从大处省,

省个十顷带八顷,

要算您从大处算,

算个十万带八万,

我老傻也能算,

算来算去要了饭。

别看要饭搭拉头。

要饭不在下九流……’

“就这要饭的词儿,我听一遍准会,好像天生的穷命。“八岁的时候,小日本

鬼子到了北京。在灯市口有个教会学校,就是后来贝满女中的前身,在暑假的时候

招生,穷孩子免费上学。我去了,踏踏实实地学了点儿知识,念了两个学期的书。

“有一天,大中午的,学校的同学们用大板凳在操场围了一个圈,忘记了是搞什么

活动来着,我一看这个圆圈,想起隆福寺艺人撂地那场子来了,我不知上了哪股邪

劲,跑到中间学习相声艺人高德明来了,我给同学们唱相声里的柳儿:

‘……筐里个筐,筐里个筐,

闲来无事我出趟城西,

有一个古庙盖得出奇。

里面住的不是僧来不是道,

里面住的是一个小幼尼。

大徒弟名叫人人爱,

二徒弟名叫万人迷,

数着师父的名字好,……’”

李文华老师学得惟妙惟肖,把我乐得前仰后合,我哪儿听过这个呀!

李文华老师呷了一口酒说:“那时候十来岁,哪儿懂学校的规矩?同学们听了

也乐,我也得意忘形,手舞足蹈起来。坏了,一位穿黑衣服的老师就站在旁边儿,

大伙乐,他瞪眼睛。他把我叫了出来,问我哪儿学的?我说,隆福寺听来的,他说,

我们学校教学生,不教要饭的,把我给轰出来了,轰出学校不敢回家,上哪儿去?

干脆,上隆福寺听相声去!”我听入迷地笑了,李文华苦苦地笑了。

猛然间;我想起一个问题:“您办公室的工作怎么办?您这主任一走,这办公

室……”“我这主任根本不是正式的。我不和你一块出来,上级的正式任命就下来

了。昨天我给王团长打电话,我告诉他您调我到说唱团是说相声的,要当干部,我

在工厂就当了,何必等到现在呢?”四、您可别当干部,我跟着您好好学说相声吧

调李文华来说唱团这事,我听王力叶团长跟我讲过。

1946年,李文华当了七十兵工厂的油漆工。这个工厂在1949年就为解放军

生产枪炮了,改名为五四七厂,也叫兴平机械厂。

李老师爱相声,爱说唱,自然是工厂里的业余文艺骨干。在工厂当学徒工的时

候,一身破衣服,总穿没有后跟的破鞋,又爱说爱唱,大家给他起外号叫“小济公”,

这个绰号一叫响,更增添了李文华本人的风趣色彩。

全国解放以后,李文华老师如鱼得水。他上夜校、补文化,到工人文化宫参加

业余文化活动。演话剧、演京剧,说快板、说相声。1956年和1960年两次参加全

国职工汇演。第一次表演相声获一等奖,并结识了马季;第二次和董风同合作表演

相声时,加演了一段刚刚由报纸改编的相声小段《艾克答西方记者问》,在大会造

成轰动效果,一时间电台、报纸一通报道。

就是在1960年,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老搭档郭启儒先生年事已高,

准备告别舞台,中国广播yì • shù • tuán的老团长王力叶同志决定选李文华去接郭启儒老先

生的班。

“我是在两年之内,四请诸葛。”王力叶同志谈起这段往事很激动:

“发现李文华这一难得人才之后,我马上和马季同志商量,请他探听李文华的

工作单位和职务,以便下手去‘挖’,生怕行动迟了,被别人抢走。

“马季说:‘这人我认识,1956年全国职工业余曲艺汇演时,他也参加说相

声,我们两都获得了表演一等奖。他是北京兴平机械厂俱乐部副主任,共产党员,

为人挺老实。’我说:‘请你找到他问问,愿不愿意到我们团工作?如果愿意,我

们就去商调。’“马季很快完成了任务,并告诉我:‘他愿意,就怕厂里不放。’

“有了这个底,我立即向上级领导和人事部门写了报告,并征得侯宝林先生的同意。

第二天,我便和另一个同志前往李文华所在的北京兴平机械厂。

“这是个保密工厂,厂区不能随便进入,而俱乐部则在厂外面。于是,先到工

会俱乐部。真巧,见到了李文华,并说明我们的来意。文华是个办事谨慎的人,他

说:‘这事我得装着不知道,以免厂里以为我在活动跳槽,给你们的工作带来不便。

’我问:‘你个人的态度坚决不坚决?’他爽快他说:

‘我是共产党员,一切服从党的安排。如果不同意,我仍要安心搞好本职工作,

是工厂把我培养起来的。’他告诉我们到传达室先打电话,找党委宣传部,里面同

意了,才能进去。

“宣传部领导的接待是热情的,但结果却令我遗憾。我一再强调李文华到广播

说唱团,为侯宝林先生捧哏的重要性,将来厂里出了这样一位演员,也是厂里的光

荣,等等。

“部长说:‘按道理我们应该支援中央单位。不过,我们培养一个文艺骨干也

不容易。他是我们厂里的先进工作者,曾作为文艺代表出席过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

大会,并于1958和1960年两次出席北京市第三届和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他不

是一般的文艺骨干,他是我们厂的政治骨干,这样的人我们是不能轻易放走的。不

过,我们可以把你们的要求向党委汇报,过些天给你们答复。’“就这样,我本想

看看李文华的档案,摘抄一些材料便正式上报审批,这个打算落空了。

“回团后,我左等不见答复,右等不见回音,知道情况不妙,于是第二次来到

兴平机械厂。

“上次见面的那位部长不在,由另一位同志接待。他很客气地递过一杯开水,

抱歉他说:‘这事我们向党委汇报了,经过慎重研究,都不同意李文华同志调走,

请你们能够谅解。’我预感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我要求直接见党委书记或厂长,当

面陈述我们的理由和要求。接待人员婉转地讲:‘领导正在开会,我可以把你们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