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瀚海唐儿归> 第441章 又来一个胜子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41章 又来一个胜子龙?(1 / 2)

戚城,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城市,荀子儒效篇就曾记载,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

春秋时期,戚城更是异常重要的战略要冲,光是春秋诸侯会盟,就有七次在戚城。

只不过,当中原一统,不再诸国征战以后,戚城的地利位置就开始不断减弱。

到了现在,如果不是后晋与契丹的大战,戚城仍然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城。

戚城的具体位置,就在后世河南濮阳市华龙区。

不过有一件事值得注意,就是后世共和国时期的濮阳和现在属于澶州的濮阳,并不是一个地方。

后世的濮阳在黄河以北,实际上就是此时的戚城,而此时的濮阳,在黄河以南。

戚城之所以在晋辽大战中显得如此重要,是因为戚城身后就是黄河。

而在这段黄河上,有条极为重要的浮桥,是此时渡过黄河的重要途径。

因为这座浮桥,可不是马家口那种软趴趴能用战舰就撞毁的浮桥。

而是用了铁牛为木桩,铁链为易笮索(竹索编制物)的高级浮桥。

这种浮桥,非常耗费铜铁等珍贵的物资,历史上唐朝建蒲州黄河浮桥,据说用去了当时全年百分之八十的铁产量。

而在历经战乱的五代,黄河之上还能用的这种铁索桥,只有三座。

陕州保义军节度使境内的太阳桥(三门峡)

洛阳北面孟津的孟津桥。

以及戚城身后的铁索桥。

所以在马家口抢渡失败以后,耶律德光要彻底击垮后晋,就必须要占领戚城,然后从戚城后面的铁索桥到达黄河南岸。

至于为什么后晋不摧毁戚城铁索桥,断了契丹人南下的希望?

呵呵!耶律德光心里倒是万分希望后晋这么干。

因为后晋朝廷这么干了,那就表示他们放弃了黄河以北的土地,耶律德光马上就可以掉转头去安抚地方。

而觉得自己被朝廷抛弃的黄河以北之民,定然就会投靠契丹。

那乐子就大了,契丹人一旦整合河北、河东两地,以后可以从陕州到黄河入海口随意选择地方修建浮桥。

这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因为你根本防不胜防!

历朝历代划江而治,那也是划长江。

因为长江水量更大,流速更快,沿途荒无人烟的地方多,受限于运输条件和补给问题,渡江的地方有限的很。

而且南人擅舟船,可以轻易在长江上养舰船千艘,让北方政权根本无法渡河。

而在黄河,两岸都是开发了几千年的熟地,地势由平坦,随处都可以调集人力物力修建浮桥,黄河南岸面对北岸也没有舟船的天赋优势。

是以历朝历代,就没有能与敌人划黄河而治的。

十二月末,今年天气愈发转暖,最近五六年来,黄河上虽然结冰,但都不能承载大军过河了。

符彦卿带着符家儿郎和他能调动的骑兵四百,虎刺勒和虎广带了五百凉州大马。

药元福、王周、潘环、薛怀让四将也带了十余到三四十不等的亲卫。

众人足足凑了一千骑兵,而且他们装备都还比较好。

符彦卿的四百骑,基本都有甲,虎刺勒的五百骑一般是铁甲重骑兵,一半轻甲弓骑兵。

药元福等四将的心腹亲卫也都是有甲的,这些都是他们的私人立身之本,此刻也都拉了出来。

这一千人马,花了差不多两个多时辰才渡过黄河。

这是因为今日飘起了大雪,守护浮桥的兵士没有收到景延广的命令,虽然还是放他们过河了,但却不肯出动船只和船夫帮助摆渡。

等他们到达北岸以后,立刻就感受到了气氛的紧张。

在铁索浮桥桥头不远,晋军建有一个堡寨,与戚城突出的东北角互相守望。

这个堡寨与戚城东城突出的马面,只有三四百米的距离,连半里都不到。

这样的话,戚城的守军不用出城,就在马面上就能封锁戚城和堡寨之间。

而且城头还有几架伏远弩和绞车弩,特别是那一架绞车弩,这可是后面两宋时期三弓床子弩的原型,威力极大。

契丹人几次想要切割戚城和堡寨,然后攻下堡寨都没有成功。

当然,由于马面附近不能开城门,这导致戚城内的高行周,也无法率大军出城,完全控制戚城和堡垒之间。

不过要是高行周只想和儿子高怀德与少数心腹走掉是可以的,只是戚城的大军势必走不了。

因此符彦卿就在铁索桥尽头,仰天长叹,“高尚质忠忱为国,我不及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