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用杨光远报信,耶律德光也是要准备再次南下的。
对于后晋境内发生的各种天灾,耶律德光也知道的非常清楚。
因为很简单的一件事,后晋境内灾害发生最多的在镇州和定州。
而这两个地方都挨着被割让给契丹的幽州,幽州受到的水旱灾害,也一点也不比镇州和定州小。
不过契丹人的治理能力比后晋还是要好一些。
在得到燕云十六州之前,耶律阿保机时期,契丹就已经攻陷了辽东原本属于大唐的平州、营州等地。
辽东原本是卢龙节度使辖地的富庶之所在,有大量的屯田,只是缺少会种地的汉人。
所以耶律德光这些天,也忙着迁移灾民,把受灾非常严重的幽州之民,迁往地多人少的辽东营州、平州一带。
不过可别以为幽云十六州的百姓因祸得福,因为契丹人自己也受了灾,这是契丹人的大辽,他们肯定要先管自己人的。
于是,耶律德光的迁移灾民,更像是一场死亡远行,老弱病残死了一路,只有壮男健妇活了下去。
只能说,比起后晋朝廷的不管不顾和继续催缴秋税,契丹人做的要好上一些。
而迁移完了灾民,那么对后晋的进攻,就马上被耶律德光提上了日程。
因为现在对于他来说,有一个麻烦的地方是,这场表面上是惩戒后晋朝廷的战争,被耶律德光打成了一场,不能输必须要赢的战争。
因为在大战之前,耶律德光为了坚定契丹各部拥护他南下的决心,是稍微有点放纵让后晋朝廷侮辱他的。
景延广所说的那一句,‘翁要战,便来战,他日不禁孙子取笑天下。’便给耶律德光打上了无法退缩的印记。
因为他要真是以契丹大国之名,祖父之尊,还打不过风飘雨摇的石重贵。
那么在凡事讲究实力的契丹国内,耶律德光的声威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甚至会有人出来叛乱,出来反对他。
所以耶律德光不但要继续攻击后晋,还必须要取胜,最好是要能能将后晋灭国,不然战前的放纵,就要加倍反噬到耶律德光身上了。
而正是由于耶律德光的这个表现,张昭彻底看清了契丹,特别是耶律德光纸老虎的面目。
因为耶律德光在第一次晋辽大战的时候,明明已经做到了知彼。
他完全可以稳扎稳打,一步步吃掉后晋黄河以北的各个州县,然后再趁着黄河冬季冰封的时候,打过黄河以南,就大事可定。
但耶律德光偏偏却没有这么干,他看清了后晋的虚实,却没办法看清自身的实力。
他觉得他可以轻松灭掉后晋,但实际上此时的契丹,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于是不知己的耶律德光轻敌冒进,命令赵延寿率五万兵马就一路捅到了贝州,而且还敢分兵去攻打河东的刘知远。
结果契丹十几万大军,在没有稳固后方的情况下,匆忙上阵。
戚城之下两次大战,皆不能取胜,而且还有被后晋军队夹击的危险。
最后还不得不抛下辎重跑路,光是损兵折将就高达三万人以上。
戚城一战,造成了两个极其严重的后果。
一是后晋朝廷的兵将不再惧怕契丹人,甚至变得有点跃跃欲试,要与契丹比较高下。
第二就是让张昭彻底看清了契丹军队的虚实。
张昭发现,契丹人在面对经过从唐末一直到后晋不断养蛊的中原牙兵牙将们,唯一的优势竟然只剩下了机动性。
而张昭的凉国大军,正好并不缺乏机动性。
所以经过凉国琼林院和一众军官的推算,如果契丹人在深入中原的情况下,有极大的可能会被凉国大军所击败。
但也正因为上次耶律德光输的太丢面子,晋辽之间的大战,就决定了必须要有一方倒下才会停止。
而且第一次南下的战争虽然损兵三万多人,但大头是奚人和赵延寿的原卢龙汉军。
契丹腹心部损失还不到一千人,是的耶律德光还是相信他可以入主中原。
后晋天福八年,公元943年,九月底,耶律德光再一次在幽州城外举行了射鬼箭和烧木祭天仪式。
这次终于学乖的契丹皇帝,没有再分兵去攻打河东的刘知远了。
他甚至在南下之前还专门派人,去暗中联络各刘知远,暗示只要刘知远不轻举妄动,契丹兵马就不会去攻打河东。
此一举动正合刘知远的意思,他赶紧召集郭威、王峻、郭从义、郭崇威等十余将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