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泰九年春,辽帝耶律贤因与大宋的战事失利,心中郁郁,在行军的途中突然暴毙。辽军因此军心大乱,赵老大趁辽大将耶律斜轸赶回后方帮助萧后扶持辽帝之长子继位之机,一举夺下幽州。
萧后在大辽内部文武官员的扶持下,让长子耶律绪隆顺利登基,然而等她想要趁大宋还未占据幽州太久,还有机会重夺幽州而出兵幽州时,大宋早有所料,也派了重兵把守幽州,并在周围的军事重镇都做好了布控,大辽已经失去了最佳的回援幽州的时机。
接下来双方在檀州、蓟州又发生了数次交战,互有胜负。
这一仗打了多年,双方的国库都有些吃不消了,于是已经成为太后,并把控大辽朝政的萧太后便派出了使臣与大宋议和。
议和是在檀州进行的,沈霁有幸成为使节团成员之一,带着赵老大的议和诏令出席。大宋这边的使节团领头的是吕蒙正,他带着众使节跟大辽的使节经过一番唇枪舌战,你来我往的过招,最后坐镇后方的赵老大及萧太后都同意了议和方案。
檀州、蓟州、景州等州归还大宋,以此为界,东起榆关,西至蔚州、应州、朔州、云州等,都为大宋疆土。
虽说燕云十六州未能尽数收复,可已有大半被重新纳入大宋的版图,赵老大虽然心有不甘,却因身体每况愈下而选择妥协。
他召诸将回到汴京论功行赏,沈霁也在论功行赏之列,因功劳官拜左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签署枢密院事。
左谏议大夫是阶官,枢密院直学士则属于执掌枢密院军政文书的重要官职,如直史馆一般,都是仕途升迁之路上的重要跳板,且非皇帝亲信不可为。而签署枢密院事,即实际的差遣,负责协助枢密使、副使等处理枢密院的军政之事。
沈霁在外头野了多年,向来只有管别人的份,如今回了汴梁,得在赵老大身边当差,得小心谨慎不说,还处处被言官、御史和上司盯着,她有些不自在。不过沈亿陆的身体越来越差,她在京为官也好,能在家照顾老人。
去年冬天的时候,李云杳怀胎十月,终于“生”了个女儿。随后,今年的春夏交替之际,吕念川“早产”,生了个不足月的瘦弱男婴。
这次沈霁回京,沈亿陆一下子有了两个孙子一个孙女,他这枯燥乏味的养老生活一下子有趣了起来,天天在家含饴弄孙,快活无比。
本来沈霁刚到枢密院当差,认为自己的老子好歹曾经当过枢密使,能给自己指点一二,结果他忙着带孙子孙女,压根就没空管她,让她自行摸索去。
沈霁:“……”
还好她这几年接触和学习到了不少军政方面的知识,否则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肯定会无所适从的。
七月初,薛吉登门说他的长子薛安上要娶新妇了,让她到时候来薛家喝杯喜酒。
沈霁有些恍惚,她上次见薛安上的时候,薛安上还只是一个半大的孩子,现在竟然都要娶妻了。
再说薛吉,自从薛正安三年前去世后,他便改掉了以前的陋习,在家专心致志地搞学问了,如今看着也沉稳了不少。
沈霁问他:“今年重开科举,你是否打算参加?”
因前几年战事吃紧,赵老大也一直在前线指挥,因此已经有近三年不曾开过科举了,今年已经诏令八月秋闱正常举行了,沈霁才有此一问。不过武学和武举倒是年年都开,武举及第的武官也都参与到了这次与大辽的大小战役中,为大宋补充了不少将领。
其实薛正安病故后,赵老大给他追封太尉、中书令,薛吉也是有机会出仕为官的,但因其要守孝,故而暂且按下了。
薛吉道:“自然是要去试一试的,我好歹苦学了多年,不试又怎么甘心?”
他已经决定了,若是这次不能进士及第,那他就接受荫补为官的命运,到了他这般年纪,他已经没有年轻时那般锐意进取的志气了。
吕蒙正三十多岁才进士及第那是因为没有退路,他薛吉不同,就算不走科举这条路,也还有荫补入仕这条路,所以他并没有吕蒙正那般坚定的信心。
不过这些话他没有跟沈霁说。沈霁是靠科举入仕的,这些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走向高位,他羡慕归羡慕,却也知道自己没有沈霁那般气运和能耐,也就没什么好攀比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