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天命唯汉>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战争的开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一章 战争的开端(1 / 2)

三川郡,京县。

这里位于荥阳南,是昔日郑国的故地,大名鼎鼎的‘郑伯克段于鄢’中的‘叔段’,就居住在此地。

天亮了,临索水而修建的汉军营垒中,响起阵阵梆梆梆梆的敲击竹竿的声音,这是催促全体士兵,迅速做好出战准备的信号。

不远处驻扎的项羽等来了从齐地撤回的步兵,而驻扎在荥阳的刘邦,则等来了从关中领军而来的韩信。

所以,无论是项羽,还是刘邦,此刻都以为胜券在握,没有丝毫避战不出的道理。

其实早在今天之前,双方就已经在其他的地方较量过了。

比如在外黄,之前的投降的楚将王武和项羽封的魏公申徒再次跳反,试图对汉军发动攻击,但却被驻扎在雍丘的灌婴领军击溃。

而后,同在雍丘的骑都尉靳歙,则领兵向西奔袭,击溃并诛杀了听从项羽号令,从西掩杀汉军的邢说。

菑县之战,靳歙大获全胜,生擒楚军都尉二人,司马、军候十二人,逼降楚军四千六百八十人。

然而可惜的是,他们二人的奋战,并没有保住汉军在荥阳以东的战线。

随着项羽结束追击刘邦,亲自带领骑兵四下出击之后,汉军还是全线收缩战线,迅速向荥阳附近靠拢。

此刻,韩信统领着,准备参战的汉军精锐,已经有五万之多。

这些,是用来和项羽野战的部队,从关中陆续增援过来的汉军,还有十多万人,只是需要分别把守各处营垒,重点中的重点,则是修筑在敖仓和荥阳之间的甬道。

人是铁饭是钢。

汉军士兵之所以能重新振作起来,靠的就是源源不断的粮草供给。

相比于对面需要派出游骑劫掠,才能勉强湖口的楚军,这是汉军的一个优势。

这,也是项羽在步兵到来之后,急于和汉军决战的一个原因。

人少好吃饭。

一两万主力骑兵可以通过劫掠的方式吃饱,但当总兵力增加到七八万的时候,附近哪里还有那么多的粮食够他们去抢?

而因为刘邦撤退时的不慌不乱,或者说是张良的料敌机先,从彭城到荥阳之间,沿着便于运输粮食的三川东海道,当日撤退的时候,到处都是冲天而起的火光。

着火的地方,自然是装满了谷物的粮仓。

于是,楚军前线的粮草,就必须从别的地方,先转运到彭城这一中枢,然后再征调民夫,陆陆续续运往荥阳前线。

只是,等到第一波粮食运来的时候,楚军应该已经饿死一多半了……

打仗,其实打的就是钱粮。

而汉军在此刻同样急于决战的原因,差不多也是这样。

敖仓内的粮食虽然有可供十万人食用一年的存量,但这十万人里,其实不止有军队官吏,还有城中那些非‘农业人口’的百姓。

也就是说,最多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这里的粮食就会告罄,不得不全部依靠从关中转运。

但问题的难点,也在于此。

关中,其实也没有多少粮食了。

虽说秦国自天下一统,没有什么大的战争,按理说应该会有不少的结余。

毕竟秦国的征税比例很高,虽说不是像后世说的‘太半之赋’,也就是一多半的税,但至少四成是有的。

粮税并不高,基本是十税一的标准,百姓负担最重的,是各种名目的赋。

比如口赋,比如算赋。

前者是对七岁至十七岁儿童征收的人头税,一年一交,每年二十钱,大约价值一只鸡。

至于后者,其实是一种军事用途的赋税,可以类比于后世拖垮了大萌百姓的辽饷。

一算一百二十钱,年六十五岁以下的成年人每年都要缴纳一次,约等于半只羊或是多半头猪的价钱。

当然了,关中现在物价飙升,钱已经不再值钱了。

可问题的关键是,百姓手里既没有钱,也没有可以用于换钱的物资……

而关中此刻物资贵乏的原因,就在于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后,上马了一系列的大工程,而且好大喜功,滥用民力。

这就导致了疆域虽广,人口众多,但除了皇宫修建的富丽堂皇之外,官府手中并没有多少钱粮可用。

所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就是这样的。

而后就是天下大乱,为了支撑章邯在关东平叛,关中的钱粮如同黄河之水一般向东流淌。

好不容易秦国灭了,不需要再支持庞大军队在外征战了,刘邦还定三秦的战役又开始了……

虽说汉军在韩信的约束下,军纪很好,并没有过多侵扰百姓。

但,外面兵荒马乱的,哪个不要命的敢出去耕田?

再加上章邯为了坚壁清野,纵火焚烧了去年即将成熟的农田,这就导致了关中这个大粮仓,今年是彻底见底了。

如果不是刘盈抢先一步,抽调了十多万户的人口进入蜀中,只怕就真如史书上所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