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3
学生们聊得热火朝天,英文、中文夹杂,讨论声不绝于耳。
裴昭南开始谈论他对莎士比亚的初印象∶"以前去英国玩儿,家里人带我去过莎士比亚的故居,在英格兰的一个小镇,名字忘了。那时候年纪小,什么都不懂,就觉得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木屋,没什么特别的。"
陈静妍惊讶∶"你小时候就去过英国?"裴昭南回答∶"几乎每年都会去。"
江斯月写着笔记,一刻不停。
说实话,这一点确实令人羡慕。她一直想去英国看一看,但没什么机会。
大部分中国人对莎士比亚的认识仅限于他的传世作品,裴昭南却在不认识莎士比亚的情况下去过他的故居,还说那只是一间小木屋。
李白曾写下"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大抵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才能有这种体验吧?
江斯月和其他人一样,以为裴昭南只是和家人去英国旅行。
殊不知他是陪他妈妈去英国各地的画廊、博物馆、拍卖会搜罗心仪的艺术品,甚至还买回了一部分流失在外的中国文物。
裴昭南继续说道∶"后来年纪大一点儿家里人又带我去英国伦敦的一家画廊。那里收藏了一幅名画,米莱斯的《水中的奥菲利亚》,创作背景就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江斯月曾经在美术图册上看过这幅画。
溪畔杨柳参参,草木丰茂。奥菲利亚如人鱼一般漂在水上,华服四散,面容苍白而宁静,嘴巴微张,像是在吟诵中世纪的古老诗歌。毛莨、荨麻、雏菊和长颈兰编织的花环随水浮荡凄美而动人。
在此之前,江斯月对裴昭南的印象停留在开法拉利超跑、穿高端潮牌、听欧美摇滚的纨绔子弟。没想到他对艺术的审美远超一般人,哪怕这是靠金钱熏陶出来的品味。转念一想,艺术自古以来都是富人阶级的专属盛宴,这并不稀奇。
组里的另外两位女生早已变成星星眼。
江斯月是很好的倾听者。她微微歪头,清润的眼睛看着裴昭南,记笔记的手停顿下来,像是在等他继续往下说。可他却不说了。
目光交汇,江斯月垂下眼睫,心底升腾起一种怪异的感觉。
为什么….她总是不敢看他的眼睛呢?被他无意识地吸引|,却又下意识地抗拒。
"还想听?"裴昭南问。
话是对着江斯月说的,回答的人却是陈静妍和蒋雨旋∶"想听啊,再讲讲吸。"
裴昭南顿了顿,像是想继续说,又像是在等江斯月发话。
可她始终保持着沉默——想听,又不肯直说,永远不愿意做主动的那一个。
于是,裴昭南淡笑道∶"不说了。留点儿时间给别人。"
蒋雨旋失望地啊了一声,没注意到裴昭南一直在留心江斯月的反应。
吴蓟接过裴昭南的话头,开始新一轮的自我介绍。
江斯月在笔记本上留了一片空白,翻过一页,开始写新的内容。
眼见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张教授拍了拍手,让教室安静下来,这才开始授课。
刚上课的时候,江斯月坐在前排,能看清PPT的内容。这会儿换到后排,以她的视力,上课有些吃力。
她从随身包里取出近视眼镜。这副眼镜有细细的金属边框,镜身轻盈,镜片呈椭圆形,透亮无瑕。
戴上之后,恬静清冷的气质里又多了一丝书卷气。情情爱爱皆虚妄,一心只读圣贤书。
裴昭南时而看黑板,时而看她。
看她的时候,世间万物都浪漫得令人心动。
吴蓟清了清嗓,低声提醒道∶"能不能别看了?让她发现多不好。"
裴昭南收回视线,看向黑板。吴蓟又说∶"其实你看她也行。她压根都不正眼看你,估计也发现不了。"
话音刚落,肚子就惨遭一拳,吴蓟痛得齿牙咧嘴,还不敢出声。这家伙简直忘恩负义下手也忒狠了吧?
江斯月完全没有注意到周围人的小打小闹。
她听课入了神,只觉得这门课讲得太好了。PPT上有《十四行诗》的中英文对照版本,张教授甚至给出了多种译本供大家参考比较,每一种翻译都独具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