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花了一点点时间告诉张琳、孔佑、练子宁三人需要做什么。
大致就是好好安抚学生,并监视是否有学生参与其中。朱标会派人混入这些学生,帮助他们行动。
孔佑和张琳还有特殊任务。如果朝中大臣真的一个北人都不录取,以他二人的身份,就算不调阅试卷,也足以证明大臣们的谎言。
孔佑有些紧张。他本认为自己的答卷很完美,现在有些担心还不够完美,在朝堂上无法为老师“作证”。
练子宁心态非常好。他已经从可能会出现科举舞弊的惊怒中脱离,笑着羡慕道:“两位这才是真的青云直上了。”
张琳抿了一下嘴唇,脸色不怎么好看。
朱标细心发现了张琳的神色,道:“你有什么问题就赶紧问,不要支支吾吾憋在心里。”
张琳犹豫了一下,道:“晚生只是……”
他想了一会儿,才组织好语言:“因祖父余泽让朝中大臣承认北方学子中有能人,晚生心里……心里不知道为何,有些难受。”
练子宁自以为了解张琳,宽慰道:“我知道你自傲,不乐意用祖父的余泽来讨要前程。但这次是意外,且就算你不显露身份,肯定也能金榜题名,青云直上。我开玩笑而已。”
张琳摇头:“我难受不是这个原因……我也说不清。”
孔佑若有所思,看向朱标。
朱标脸上浮现出无奈的微笑,对朱橚招招手,朱橚从怀里掏出一卷加了增刊的还未发行的报纸。
朱标翻到其中一版,道:“看看这个。”
张琳恭敬接过报纸,孔佑和练子宁一同凑过去观看。
报纸中写的是北方从宋时起,坚持保留中原文化的故事。
燕云脱离中原四百年,当地大族大多在辽金朝廷做官。他们没有放弃中原文化,孜孜不倦向辽金输出中原文化,促成了辽金的汉化,保留了许多珍贵典籍。
河南和山东身为中原腹地,在三易回河后变成黄泛区,千里沃土盐碱化,衰退的经济和频繁的战乱让其人口迅速减少,百姓受教育程度极速降低。
但仍旧有许多文人坚守在这里,孜孜不倦地教化百姓,耕读世家们一代又一代一边在贫瘠的土地上求生存,一边保留着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
朱标的足迹遍布中原腹地。
后世中原几省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陋俗让人深恶痛绝,成了落后愚昧的象征。
但凡事有两面性。
两晋的五胡乱华、唐末的五代十国、北宋的三易回河、南宋的金国统治……之后是元朝,一代一代,上溯一千年起,中原文化的根就在反复被挖掘砸烂。
放血,挖肉,拆骨……每一个踏上中原大地的民族,都曾经尝试过灭掉中原文化的根,断掉华夏文明的脉搏。
中原百姓在被汉家王朝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下,固执地念着“之乎者也”,手握着毛笔,没有笔就拿着树枝,一笔一划不断重复着自己的文字自己的文明。
哪怕是屡次对异族跪下的衍圣公,他们也在保留自己的文字和文化上绝不妥协,在异族最初高压的政策下孜孜不倦地教化百姓,培养华夏文明最传统的文人。
不仅是中原,所有北方人都是这样。
民族融合,就是这些被异族反复占领的地方的百姓,用一代一代的倔强,用自己的骨血灵魂浇铸而来。
这之后,才有中华民族。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
朱标曾看见有人逃跑时抛下能保命的金银细软,只抱着一匣子书,在逃荒路上一边被人嫌弃,还非要握着树枝教流民的孩子写字。
朱标也曾看见金碧辉煌的元朝皇宫里,存在着大量汉文典籍。史官们孜孜不倦记录着历史,大儒们孜孜不倦地研究着经书,留下的手稿字迹仍旧端正。
有元臣曾跟随元朝皇帝北逃。许多人南归之后,第一件事是上奏朱标,和朱标一起去挖出他们埋在地里的藏书。
这群人不知道藏书能不能被一个“识货”的人挖出来,但至少留在这里,这些孤本能逃过大都城破这一次大劫。
他们后来、甚至现在也迂腐,他们的固执却并非一无可取。
他们的未来需要改变,但他们的坚守也应该被众人知道。
华夏的文脉并未在北方断绝。
朱标问道:“你是不是想,比起衍圣公和张文忠公,北方普通没有显赫家世的普通学子,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梦想,更应该出现在朝堂中?”
张琳用袖子擦拭眼泪,拱手道:“是。祖父曾说过,他只是一运气很好、家中稍稍富裕,能够读书的平头百姓,祖上没有什么王侯gāo • guān,和所有百姓都一样。张家隐居,也是祖先遗愿,不可以先祖名声谋利。”
张琳又用袖子擦拭了一下止不住的眼泪,继续拱手道:“为了北方学子,我愿意不遵守先祖意愿。可太子殿下已经写了这样的文章,为何不直接在朝上用这篇文章?而是要用衍圣公和祖父的名声?”
朱标看着张琳的眼泪,于心不忍。
但充满着理想的学子也应该好好看着现实,才看得清从现实走向理想的路。
“因为朝中掀起南北榜案的诸位大人们,并不在乎这些啊。”
朱标的声音很轻,但每个字又都咬得很清晰。
“朝堂争斗,如蛇打七寸。北方文人的坚守入不了他们的眼,只有衍圣公和推动元朝科举、让他们或者他们的先祖有了官身的张文忠公才入得了他们的眼。”
朱标指着报纸。
“这些不是给他们看的,是给百姓、给你们、给还未被利益迷了双眼心中理想尚存的人看的。明白了吗?”
张琳神色恍惚,半晌无言。
孔佑轻轻抬起袖子,掩面咬牙,神情痛苦。
练子宁喃喃道:“这样吗?原来是这样?怎么能是这样?”
自穿肚兜时就开始教书育人的朱标,看着三位动摇的学子,神情如看着他那些曾经天真过的学生们。
他站起来,走到三人面前,虚握着拳头,用指关节在三人头顶上各自轻轻敲了一下。
“回神。”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路虽迩,不行不至。”
三人抬起头,眼中有泪光,也有些并非由泪水折射,仿佛发自内心的微光。
“大明的未来是我们的,是你们的。”
朱标手指轻轻点了点报纸,语气坚定。
“是所有看了这期报纸会流泪的人的。”
“诸君,共勉。”
三人起身,没有下跪,只是躬身作揖。
“是!”
朱棣抹了抹脸,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他与朱橚对视了一眼,两人同时用手背胡乱抹了一下眼睛和脸颊,也难得庄重地对朱标作揖。
朱标后退一步,对着面前的五人,躬身作揖回礼。
此刻、此地、此礼。
与身份无关。
……
朱标亲自送走三人后,刚回到庭院,庭院中已经摆起了另一桌宴席。朱元璋正在桌前大快朵颐。
“爹,你什么时候来的?”朱标疑惑。
朱元璋道:“你在吃烤ru猪的时候我就来了。”
朱棣插嘴:“怪不得我数着烤ru猪的只数不对。”
朱橚扶额叹气。他四哥居然还数了吃了几只烤ru猪?
“那三个小子不错。”朱元璋放下猪腿,用帕子擦了擦嘴和胡须,唏嘘道,“大明终于培养出属于大明的学子了。”
朱标叹气:“是啊,真不容易。”
朱元璋拍了一下桌子,破口大骂:“是啊!真他娘不容易!那群人,之前不肯考科举,征召还装疯卖傻,现在倒是抢起科举名额了!”
朱元璋的记忆力虽然不如朱标,也算天赋异禀,特别是在记仇方面。他开始一个一个数着那些“元遗民”,双手大幅度挥动,好似要冲上前和这群人打架似的。
朱标走到朱元璋身后,替暴怒的朱元璋捏肩膀,等他爹消气。
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太子,自家爹是朱元璋之后,自大明建立以来洪武皇帝所受的委屈,才让朱标开始真切的心疼。
和后世想象中的不同,元末明初的时候,已经不流行“华夷之辩”。特别是南宋大本营的南方士林,对元朝可能比北方士林还要忠心一些。
这很反直觉。因为元朝严格控制南人进入朝廷中枢,按理说,南方士林应该被歧视,对元朝不满才是。
问题就出在元朝行政不下地方,执行包税制上。
元朝一边警惕南人进入朝廷中枢,一边又对南方士林实行了极为宽和的安抚政策,让南方豪强自己治理家乡。在南方百姓遭受苦难的时候,南方士林豪强则过得如土皇帝一样的日子。
就算是刘基等人,他们也曾感激元朝对南方政策的“宽和”,组织起义军自发剿灭红巾军等起义军。
区别是,刘基等人眼中还是看着百姓,最终愿意投奔明军。而南方士林大部分人都仍旧怀念元朝。
相比南方,北方因离大都太近,被元朝廷剥削得很厉害。再加上蒙古贵族的暴|行和自然灾害的蹂|躏,北方士林中一些人反而对元朝廷怨气更深。
写遍元朝底层困难和元朝暴|行的“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皆是北方士人。
因对元朝的怀念,再加上朱元璋出身卑微,崛起后多次与程朱理学作对,还搞什么井田制,南方士林多都憎恶和轻视朱元璋,认为明朝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会失败。之后无论是元朝回来,还是某个举兵的豪强谋夺了灭元的胜利果实,这天下朱元璋肯定坐不长久。
在这样思想下,朱元璋在建国后连续三年科举,每次录取人数都不到满额。
赶考文人太少,基本没有淘汰,全部授官。基层良莠不齐,这也是空印案发生的原因之一。
为了弥补人才的巨大缺口,朱元璋征召和科举并重。结果这征召,几乎成了“强拉壮丁”。
被征召的士人,有的以赡养父母的借口推辞,更有甚者蓬头垢面装疯装病,甚至以死为要挟拒绝出仕。
朱元璋哪怕下了诏令,不准士人拒绝征召,也只能作罢。
还好,朱标在军中推广教育,季仁寿、朱升、宋濂三位大先生在军中兢兢业业干了许多年,培养出一批文吏,才补足了大明官吏的空缺。
军中教育、基层公学、勋贵官学三者的人才储备,也在朱元璋屡次清空官场的时候,没让大明的官府变成了一个空架子。
这些人在大明官场动荡的时候,从青涩的“纸上谈兵”者,逐渐成长为干练的能吏。
虽然也有人中途倒下,或与其他人同流合污,但大明朝堂的屡次动荡,终归没有影响到百姓的休养生息。
洪武四年停试一年,洪武五年重新科举,之后定为三年一次。今年正好是洪武八年。
这三年时间,大明日新月异,百姓的生活和大明的国力都蒸蒸日上。残元已灭,东北、安南、河西走廊等地尽归大明,高丽、倭寇也上表称臣。
原本以为朱元璋当不了多久皇帝的人发现,大明恐怕短时间内不会灭亡了。他们已经错过了最好的进入朝廷中枢的机会,如果不做点什么,他们预想中的如在元朝时的美好生活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