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新婚头天没有圆房,朱清玥心里很不自在。万一婆母和老夫人问起来,她既不好说谎,又不能告诉她们没圆房。
清早去拜见公婆、万家长辈的时候。
朱清玥心里还惦记着这个事。
夫妻俩敬完茶,收了长辈们的封红。
万锦元果然就被打发走了。
万老夫人留朱清玥一起到暖阁里绣花。
万锦元不想第一天就把朱清玥一个人留下。
万老夫人催促说:“七郎快走吧!这里有祖母。”
朱清玥也不能不懂事,起身走到万老夫人身边,冲万锦元福了福身子。
万锦元这才点了点头离开。
爷们儿一走,女眷们说话就自在了。
万老夫人拉着朱清玥说了好些话。
幸而老夫人也是个说话办事十分周全的人,有她在旁边打圆场,一大家女眷围着问东问西,朱清玥也没有很难受。
末了,大家都散了。
万老夫人和万锦元的母亲万四夫人最后留了下来,关心朱清玥和万锦元的新婚之夜。
“锦元昨夜,没有委屈你吧?”
朱清玥满脸羞红,小声地说:“……回老夫人,没有。”
万老夫人满意地笑着点头。
羞成这样,多半是圆了房,孙媳妇又没有什么恼怒的样子,想来七郎那小子还算妥帖。
万四夫人有些不高兴。
她也不是有意如此,只是想到平日里闷头闷脑的儿子,自打中进士之后,忽然变了个人似的,对新妇也照顾的那样细致,当亲娘的……总有种儿子和自己生疏了的感觉。
就连老夫人都比她了解她儿子万锦元。
万四夫人也不好头一天就对新妇甩脸子,而且她其实也很满意朱清玥,勉力笑了笑,脸色也算不上多好看。
万老夫人也知道朱清玥肯定累了,笑呵呵地拍着她的手背,道:“好孩子,先回去休息吧!多休息几天,暂且不要过来和我们请安了。”
朱清玥的确累得很,福了福身子,谢过老夫人的照顾。
等人走了。
万老夫人脸上挂着舒心的笑,和儿媳妇说:“这门婚事成对了。”
她还以为孙媳妇是她厚着脸皮硬求来的,那呆孙儿可能会不满意。
眼下看来,小夫妻俩也挺般配的。
“老四媳妇,你说是不是?”
万四夫人回过神,僵着脸笑道:“您说的是。”
万老夫人瞥了儿媳妇一眼,觉得儿媳妇脸上笑得不对劲。
倒也没多说什么,只说她累了,让万四夫人走了。
心腹妈妈也瞧见了四夫人似乎神情异常,有些担忧:“四夫人是不是不满意七奶奶?”
万老夫人深思了一会儿,说:“那不会。”
朱清玥的家世,打着灯笼也难找。
要不是万家沾了皇后的光,加之朱清玥自己瞧得上万家儿郎,这婚事轮不到万家头上。
“老四媳妇就这么一个儿子,刚娶妻多少有些不习惯。过段日子就好了。”
心腹妈妈也比较放心。
有四夫人差点犯蠢得罪皇后娘娘的事在前,想必四夫人也不敢再乱来。
朱清玥回到自己的新房,令人关上门。
这才松了口气。
挑帘子进去,瞧见万锦元竟坐在里面,唬了一跳。
但她举止有度,吓到了也没叫出声,只是拿帕子捂着嘴,瞪大了眼。
万锦元见状,微微笑着,起身道歉:“吓到你了?”
朱清玥放下玛瑙珠帘,珠玉叮叮。
她道:“七爷怎么在院子里?”
明明老夫人把他打发出去了。
万锦元说:“我现在放婚假,家里的事我也一概不管,出去也没什么事办。就回来了。”
朱清玥觉得贴心。
他是担心她在老夫人那头不自在,才特地回来等着的吧。
她盯着万锦元瞧了一会儿,只见夫婿眉目温润,眼眸里飘着一段柔和雾霭似的,望之欢喜。
……真的没看错人。
万锦元不知道妻子在笑什么。
但见她笑,也回了一个笑。
这样怪傻气的。
朱清玥又忍俊不禁。
万锦元实在不知道妻子在笑什么,索性坐下来,捡起桌上放着的书,继续读。
朱清玥问他在看什么。
坐在了他对面。
万锦元说:“这月的《文府》。”
这是科场上流出来的优秀八股文。
朱清玥伸手:“能给我也看看吗?”
万锦元微愣,说:“能。”
朱清玥翻了翻,淡笑道:“首篇破题破得好,别的倒是平平无奇。”把书递了过去,笑说:“不如七爷中举人的那篇文章。”
万锦元头一次被新婚妻子夸赞,脸颊微红。
他浅笑问:“你平常连八股文也读?”
朱清玥点头道:“……父亲爱看,我去找他借书,耳濡目染也看了一些。”
甚至自己还会作八股。
只不过女子也不能参加科举,文章做得好也无用。
万锦元心底惊诧。
没想到朱清玥连科考文章也读。
夫妻两个坐着闲话。
外头伺候的丫鬟贴了耳朵到窗边,偷听主子说话。
眼见两位主子聊得正酣,纷纷退远了,连茶水也不进去送。
生怕打搅了两人相处。
都是饱读诗书的两个人,聊起来滔滔不绝。
朱清玥和万锦元谈得忘了时辰。
不知不觉天都暗了。
晚上,两人圆了房。
翌日早晨朱清玥起来的时候,脸红得要滴血,几乎不和丫鬟们说话。
自打醒来,满脑子都是男人的躯体,和万锦元温柔的语气。
实在没办法凝神和旁人说些什么了。
第三日新妇回门。
万锦元陪着朱清玥一起。
朱清玥乃朱家嫡女,家里教养严格,却也是当她掌上明珠一般地宠。万锦元又是年少进士,朱家哪儿能不留他用午膳呢?
小夫妻俩准备用了午膳再回去。
朱夫人等不及要和女儿说体己话。
朱大人才把万锦元领去书房,她就将女儿拉回了院子,底朝天地打听两人相处得如何。
朱夫人是过来人,又担心女儿,问得多了些,深了些。
朱清玥真是不习惯和母亲说这些,浅浅说了几句,拿一句“他待女儿很好”搪塞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