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今朝也不在襄阳多待,留下一些人带着新投奔的本地人维护当地治安,与徐以显会和之后便直扑武昌城。
襄阳城百姓以为锤匪大部队走了,没成想又来了一波大部队,越发的欢喜起来。
这样就意味着锤匪能持续给他们撑腰。
那些曾经的地主士绅想要背地里搞事,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有几个脑袋。
贺今朝离开襄阳是终于遇到敢于据城而守敢于抵抗锤匪的人马。
“徐军师,瞧瞧。”贺今朝把高一功发来的战报递给他:
“武昌城官员都逃跑了,反倒剩下一些士绅纠集人马在坚守。”
“大多都是士绅的上层才有此手段散财招徕人守卫,以及驱赶他们家中几百奴仆,凑凑就够在城墙上站着唬人了。”
徐以显也是出身士绅,不过是下层罢了。
士绅包括两个等级层次。
一是青衿,即一些生员,俗称秀才,为士绅的下层;
二是缙绅,为一些有了举人、进士功名以后出仕的官僚,或者那些致仕回乡的乡绅,是士绅的上层。
大明世俗流行的观念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
于是他们不得不把前半生的精力全都耗费在科举上。
等到登科入仕之后,八股文就会被束之高阁。
如何做事?
如何从政?
诸如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问题都一概置之不理,他们用全部精神来谋求物质与精神的享受。
属实是老子奋斗了大半辈子才考上了功名,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大体说来,明代士绅大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一味刻意谋求生活上的舒适,培养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
“其精神日趋于求田问合、撞钟舞女之乐。”徐以显摸着胡须笑道:
“秦王有所不知,这群士绅极好繁华,好精舍,好养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甚至还要写在自己的墓志铭上。”
对于这种纨绔子弟的生活,贺今朝两辈子都没接触过,此时听的也是连连点头:
“真tā • mā • de会玩!”
徐以显也露出羡慕之色,这种生活他也一样没过过。
谁能有这种资本呐?
“而我不过是乡下一个穷酸学究。”徐以显望着江水回味道:“我们是真穷,但那些有钱士绅则是喜欢“言穷”,甚至于哭穷。”
大明生员贫困者极多,已经是晚明的趋势。
由于廪生数远远少于增广、附学生。
廪生有限额。
府学四十名,县学二十名,而附学动辄数百。
能够得到官府下发钱粮的,十之一二。
大部分生员吃不饱饭,暮雨青灯,却不得朝廷升合之养,故多贫困。
二是明末徭役加重,赋税大增,逋赋日积,久无以偿,再加之困于杂役,难免越发贫窘。
三是受学校教官盘剥,教官对待生员,只问束脩、金银、贽敬多寡,不管生员家境贫富。
更有一些教官,或假借造册公费,或假借迎送郡县的名头,科敛贫生媚人肥己,更导致生员的贫困化。
所以在崇祯很贴心的把官府养他们的唯一好处给撤销了,如同裁撤驿站一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