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流通到哪里,赵括便能收割到哪里。
可以说,如果赵括选择不当人,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部都要崩溃,回归到原始以物易物的时期,不过这对赵国来说也没什么好处,赵括不可能去做。
唯一油盐不进的就是秦国,重农抑商之下,秦国根本没有多少本土商人,仅有的一些还都是小渣渣。
后来有名的巴氏和乌氏两大土豪,巴氏已经依靠进贡朱砂和秦王搭上了关系,开始暴富之路,乌氏还不知道在哪放牧呢。
而秦国官方买卖又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很少会用钱币交易,导致纸币很难流通到秦国。
不过赵国商会最近正在想办法勾搭巴蜀过来的茶商和丝绸商人,把赵国的商品打入秦国。
“大王英明。”黄石公俯身一拜。
“一事不烦二主,这两件事本王就拜托先生了,本王会命赵国商会全力配合先生。”赵括扶起黄石公,郑重地说道。
“多谢大王。”
黄石公怀揣着极大的信心离开了。
送走黄石公,赵括起身朝宫外走去。
君主一味的待在王宫中是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只有亲自到外面走一走,足够了解治下,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应该做什么。
赵括便是这样给赵国一众大臣说的,一众大臣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赵括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考察民情’了。
当然,护卫是少不了的,虽然上次威胁了秦国,秦王再派出刺客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决定彻底撕破脸皮了。但赵括绝对不会将自己安危放在对手的决定上面。
贲和盖聂一左一右护卫着赵括,至于炎熊,这家伙太显眼了,一丈多高的身躯,走在大街上跟个灯塔似的,整个邯郸就不认识他的,跟在赵括旁边,百姓一下子就认出赵括了,所以被赵括丢去军营和廉颇练兵了。
邯郸很繁荣,即便是城外也出现了大片的商业区和住宅区,过往的车辆不绝如缕。
百姓们通过以工代赈也有一些钱,虽然不多,可能还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但好歹能为自己和家人购置一件冬衣了。
条件好点的,还能买点碳,留着最冷的几天使用,帮助家里的老人渡过冬天。
街道上各种叫卖声不断。
纸币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在邯郸,你可以看到天下各地的商人,不管是南方的吴越人,还是西南的巴蜀人,甚至连北方的胡人都有。
他们操着并不流利的赵国语言,费力地沟通,彼此间虽有争吵,但是没有人动武,盖因赵国坊市的管理人员就在不远处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