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需要下一剂狠药,不趁现在将藏在里面的蠹虫全部肃清,将来换成其他人过来更难行事,左右吕大将军已经把人得罪完了,也不怕得罪的更狠。
曹操听到这里,那颗请战的心蠢蠢欲动,只是想起之前屡次被拒绝的经历,为了不在大家伙儿面前丢面子只能放弃。
兄长对他寄予厚望,需要他办的都是其他人干不来的大事难事,攻城打仗抄家抓人这点小事儿不值得他这样有本事的人亲自出马。
日上中天,原焕安排的也差不多了,他这些天要忌口的东西多,不好留大家伙儿在他这里用饭,又说了几句就让他们各人带着各家的崽正离开。
郭小奕的父亲没来,吕大将军的闺女没跟来,一大一小对视一眼达成一致,大手牵小手跟在曹操孙坚身后等着看他们揍儿子。
刚才没有揍是场合不允许,这不,几个小的刚刚迈出大门就跑的飞快,肯定知道待会儿要挨揍。
“奉先将军,你觉得他们能躲掉吗?”郭小奕问道。
“躲不掉。”吕大将军语气笃定,“逃起来毫无章法,最终结果就是他们爹揍完一个揍另一个,当然,如果换成本大将军,他们父子几个加起来也不够我打。”
想当年他在并州老家,那时候躲的可不是来自亲爹的拳头,而是真正能要命的胡人魔爪,他吕奉先打小最先学会的就是逃跑,不然也没机会闯出现在的威名。
匈奴人知道吧,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不管什么人,反正都没他能打。
前面嚣张的声音瑟的不行,远门处,荀默默捂住荀小恽的眼睛,试图让小家伙心里那个威风凛凛的形象晚点儿破灭。
第171章何以天下
盛夏已至,阳光带着燥热洒在大地上,城里城外处处都是蒸笼,出去走两步就能出一身汗。
酷暑难耐,田间劳作的农人却不敢有丝毫懈怠,田里是他们接下来大半年的口粮,伺候不好的话就会饿死,比起大热天还要出来劳作的辛苦相比,显然饿死的下场更可怕。
下地辛苦的是他们自己,婆娘孩子好歹能在屋里躲躲,不下地的话,一家人的日子都没有指望。
暑气蒸腾,天气愈发炎热,灌满了清水的瓦罐放在田埂上,经过太阳曝晒后的清水也带了热气儿,时不时有孩童从篱笆墙内的宅院跑出来将瓦罐添满又赶紧跑开,男丁需要在田里劳作,妇人和孩子也不会闲着,所有人都在为了活下去而努力。
村寨不算太大,满打满算只有百来户人家,但是他们负责耕种的天地却远超过村子现有男丁能耕种的范围,篱笆墙外整整齐齐的田垄都是他们需要耕种的土地,不种不行,官府按照这个田亩数征收粮食,他们种的太少,秋收的时候就算把所有的粮食都交上去也不够官府规定的数额。
按理来说,官府让他们耕种的田越多越好,粮种可以从官府预拿,家里人不够还可以去租用耕牛,田越多他们能留下的粮食就越多,应该高兴才对。
可是想从官府拿粮种,秋收之后就得翻倍还回去,租用耕牛更是奢侈,他们本来需要交六成的粮食给官府,租用耕牛后就要给七成八成,辛辛苦苦干一季,最终粮食几乎全给了官府,他们怎么活得下去?
耕牛比人命更贵,要是不小心让耕牛生病或者死掉,卖儿卖女都不够赔偿。
日子好像没有盼头,迈过一个坎儿还有更大的坎儿等着,可是没有办法,人总得活下去,能活一天是一天,等到实在活不下去的日子到了,是死是活也不是他们说了算。
村寨是左冯翊治下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子,像他们这样的村寨还有很多,不是没有人觉得官府的政令欺人太甚,曾经不少村子反抗,试图将粮税降低一些,他们听过其他地方的传闻,别的地方只交五成税,为什么他们要交六成七成八成,他们知道官府要收税,但是没有收那么多的道理,往前数几百年也没听过交那么多粮税的道理。
然而令他们恐惧的是,最先闹起来的村子很快成了空村,整个村子的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全部消失不见,连刚刚出生的小娃娃和耄耋之年的老人也没能留下,前去探亲的外嫁女以为撞了鬼,哭着喊着回去叫人,掘地三尺也没能找到一个人影,只在山沟里找到了几具残缺不全的尸体。
后来不知道哪儿传来消息,那些消失的人全部被官府抓到别的地方做苦力,天天从早干到晚,吃不饱睡不好,稍有不慎就要挨打,想逃跑是不可能的,一旦被发现甚至连性命都保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