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5章(1 / 1)

傅囿疑惑,“那关我们什么事?咱们人在南方,中原的战乱总不可能波及到我们里来。”

韩宁看他眼,意味深长道:“那可不定。”也就只有整日里只关心吃喝的傅囿才会么想了。

每次月考,韩宁都会向自家小叔汇报成绩,次也不例外,所以有幸得到了韩的提点。次造反的领导者不同以往,是长期以教义笼络底层百姓的青莲教教会,且黄河多年来数次决口,深受水害的中原百姓们早已忍无可忍,加之被朝廷强制征发去挖渠建堤岸,郑州、颍州各地怨声载道,民怨四起,如此,才导致次起事者竟是达到了数十年来最大规模,有不少在中原地区有亲故的学子都十分担忧亲人们的安全。

梅林斋多日来,直有不同的人员不断出入,消息灵通且政治敏感的人已经察觉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然而隔壁谢家,身为普通人的谢时却还是半点收到风声,因此日子倒是过得安逸。

此日乃立秋,秋者,阴气始下,虽然福州地处岭南,入秋并不明显,但谢时还是明显感觉到天气有往常那般,动动,便满身衣襟汗滴连连了。

既是入秋,便要吃点有滋味的东西来滋补番,俗称“贴秋膘”,此时正是稻熟蟹肥的时节,供应海货的游家渔船捕捞到不少肥美膏蟹,不仅给食堂送去,还给谢时也送去几对大膏蟹。谢时瞧着是顶盖黄的大肥蟹,且是海里捞的,干净得很,时手痒,用刷子把膏蟹里里外外刷了个干净,后又用清水加盐让其吐沫。

待到晚间,膏蟹已经清干净肠胃里的脏物,便可以拿来做生腌蟹了。潮汕地区爱吃生腌的渊源可追溯到秦朝起便南迁的中原人,尤其是生腌蟹最广为人知,喜欢的人很难戒掉,吃过的认为其乃“毒药”,碰巧,谢时就是很爱口生腌的人。

将蟹肉按照部位劈成小块,用酱醋糖料酒淹蟹身,再加入葱姜蒜替代辣椒的芥黄酱,末了,再撒上点芫荽稍作点缀,便可以放入冰水中冷藏。谢时不仅做了生腌蟹,还用同样的手法料了虾姑、蛤蜊、鲜虾、蛏子生蚝,满满当当的,只需要耐心等待半个时辰,便可以品尝至鲜美味了。

第30章

谢时一个没刹住手艺人的手,案桌上就多出来了一盆盆分量不小的夜宵。不同于江浙地区,潮汕地区的生腌海鲜喜欢吃鲜活的,讲究即腌即吃,在没有冰箱保温的古代,谢时也不喜欢吃过夜的生腌。

望着眼前绝对不止一个人分量的夜宵,谢时双手托腮,想了想,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有好吃的怎么能不分享给隔壁“邻居”呢?据他观测,隔壁“邻居”可是个很好养活的大胃王呢。

谢时随手写了封邀请帖,就让王甲给梅林斋送过去,邀请人家来聚餐。黄昏刚过,月亮还没爬上树梢,王甲熟门熟路去送信了。

谢时在准备迎接客人的过程中,抬头看这天色,头脑里忽然不着边际地闪过一句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谢时随即被自己的联想给逗乐了。然而等约的人来了,谢时就觉得更好笑了,只见以韩为首,后头跟着三位略有拘谨的下属,岑羽一反常态地安静,手里也没拿他那一直不离手的诸葛同款羽扇,只在谢时看过去时,偷偷地打了一下招呼示意。

谢时:这就是职场人在领导面前的第二幅面孔吗?

韩上前伸出手,将手上的拜访礼递过去,“冒昧来访,这是礼物。”

或许是两人最近打交道太多,谢时和韩两人相处不像上下级,反而如同知己好友般随意,此时谢时随手接过沉沉的礼物,笑着睨他,“山长这是带着下属来我家蹭夜宵了?”

韩眉眼间闪过一丝无奈,“听说是你相邀,他们硬要跟来。”

韩收到谢时的邀请时,正在书房同众人商议要事。作为一个合格的主公,自然不能丢下加班的下属,自己跑去享受投喂,于是韩宽容大方地表示,各自散了回家去,今夜不加班,之后便要独自赴约。

还是心眼子多的岑羽看出了猫腻,拐弯抹角询问之后,就厚着脸皮带着同僚们一起跟着来蹭夜宵了。

岑羽拉上齐俟当挡箭牌,“这是齐俟,齐教习,探微还未曾见过吧,我们东沧书院的武教习,同僚之间,总要认识一下。”

齐俟被单独提溜了出来,只好无奈出列,朝谢时拱手道:“久仰谢公子大名,今日特随山长前来拜访,不请自来,还请见谅。”

谢时自然不介意多几个人,人多也热闹,还大多都是熟人,就连看着年纪最长,不苟言笑的邱直他都说过几句话主要是邱直想给家里苦夏的老太太带些谢时做的糕点,此时他也回了一礼,笑着将人迎了进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