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官员这时宣布了考试要求与时间,栗子煜也不再作他想,心无旁骛的答起题来。
殿试考的主要是策论,栗子煜展开卷纸,看到上面有三道题:
一曰:鲁地大水,粮仓开启须有印封,不请所由官司,而主典擅开者,当何罪?
二曰:唯达者知通为一,何解?
三曰:水、火、金、木、土、谷惟修。
三道题目的难度逐渐加深,从题目中也能够看出朝廷的用意来。通过这几个题目,栗子煜推测,这次考题应该全部是由皇帝拟定的。
只看第一道,这就不是礼部大臣敢提出来的。
前两道题栗子煜思量片刻就已有了思路。
大梁朝地域宽广,每年都有发生天灾的地方,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尤为重要,一个处理不好,可是会发生民变的。
按当朝律法,如要开仓放粮,必须有上官手书,加盖印信方可。而主典官私自开仓放粮,从律法上来讲,确实有罪。可在栗子煜看来却是无罪。
法律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让治国更加顺利,让社会更加稳定,如果因为律法的限制,反而使得社会不稳,那么就需要添加新的律法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