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太慢走。”
车夫板正又小声地说道,草帽下的眼珠微微转动,注视着那双尽力避着水洼的高跟鞋在路灯下远去。
时间已经不早了,附近空无一人,没什么生意可做。
车夫重新又拉起车来,出了租界,又在闸北绕了两个圈子,最后来到满洲路的路口。
路口有几家店铺,早已关门了,但后边却还有光亮,是一盏挤在缝隙里的红灯笼。
这一片都是旧屋,是在海城称得上常见的弄堂房子,侧边开着后门,头顶的夜幕被一面面窗口支出来的鳞次栉比的雨庇挡住,连星月都瞧不见踪影,压抑又逼仄。
弄内道窄,仅能挤进这辆黄包车,道两侧堆满杂物,若非此时雨气压过了灰尘,一有人经过,便会显出一股乌烟瘴气的气氛来。
因为是深夜,这边也安静,要在白天,雨庇下、灶披间洗衣做饭的女人们便能将这狭长的空间演作一场大戏来,冲突矛盾,喜怒哀乐。
男人们通常是这戏里的配角,只起到一些或咬文嚼字或唉声叹气的烘托作用,吃不了这些人间烟火,还喜好开窗去看外头别的风景,边看着边与计较着三五个铜板的妻子念叨失业的郁闷或是在洋行受了赏识的得意。
争吵也更多,弄里便是这样,只要一扇窗子开了,那一家的事便也成了家家的事,普通说着话,也要变成吵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