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两天,许是寄的东西到了海市,大姨打来电话。
顾怡文看到人参的时候真吓了一跳。
这东西不便宜是一个,还没有正规门路,得私下找人交易。
私人交易那多危险,万一被人举报可不得了。
“小晚,这东西你不留着寄给大姨干啥?”顾怡文惦记着她的身体,“你那药还吃着不?”
顾莞宁点头,抱着话筒说道:“还吃着。”
“东西买多了,您隔上阵子切一片炖汤喝,那个补身体。”
顾怡文:“……”
她扭头看了眼大闺女手中的人参,不是,这东西是怎么买多的?
“你那还有啊?”她问。
顾莞宁:“还有,大姨你就放心吧。”
顾怡文松了口气,“那你让小程也隔阵子给你炖汤,补身体。”
部队的电话不好多说。
外公几人转到营区农场的事情也只能委婉转告给大姨。
挂掉电话,顾怡文再也忍耐不住,捂着嘴红了眼眶。
一旁周瑞珠的心立马提起来,“妈,是不是小晚那边出什么事了?”
顾怡文摇头,含着泪笑道:“不是,是好事。”
她小声说:“你姥爷他们被接到了营区农场。”
周瑞珠睁大了眼睛,“那可太好了!以后小晚岂不是随时能见到姥爷他们?”
顾怡文摆手:“营区农场管理严,不让外人见。”
周瑞珠神情疑惑,“那……”
顾怡文比闺女见识多,跟她解释:“见不见面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营区农场的条件跟外头没什么两样,除了不能自由行动。”
“病了有大夫,吃饭有食堂供着。平时下地劳动能拿工分,年底可以分粮分钱。”
周瑞珠震惊:“那不就跟生产大队一样?”
不,比生产大队还好。
“不会是小晚对象找的关系吧?”
顾怡文拧眉想了想,“应该不是。”
联想到二侄子顾鹤庭回京市过年,顾怡文认为该是请了谢家老爷子帮忙。
不管咋说这都是件天大的好事。
顾怡文拿过人参来,撸起袖子钻进厨房:“今天咱们喝参鸡汤。”
周瑞珠扒着厨房门框,说道:“没想到小晚还记得,我之前跟她说想买根人参给爷爷贺寿。”
可惜,后面也不怎么来往了。
不止因为那次听到有人说小晚的坏话,小年夜她们一家四口本想回周家吃团圆饭,结果到了那儿才发现人家早就吃上了。
人家才是一家人。
她们只是没脸说出去的亲戚而已。
她爸多大年纪的人了,回来就抱着她妈哭了半宿。
能不伤心吗?
被嫌弃了四五年,平时不让来往,年节不让上门,连老爷子老太太生日都不能留下吃饭。
重点是,哪怕这样她们送过去的东西却照收不误,大伯娘还嫌不多。
这可真是……
她用‘我有一个朋友’开头,把这事囫囵说给小晚,得到这样一句话:
“这样的亲戚不趁早断了还留着过年吗?”
然后就真没留到过年。
反正大年夜她们没上门,东西也没送,安安生生在家里吃了顿丰盛的晚饭。
第二天初一倒是送了东西,不过比起之前根本不够看。
闻言顾怡文回道:“你爷爷手里什么好东西没有?往后面子上过得去就行,好东西咱自己留着,不留着也寄给小晚。”
说起寄东西,顾怡文擦擦手,扭头问:“小晚上学时的课本还在你房间吧,过两天收拾收拾给她寄过去,笔记什么的也捎带上。”
周瑞珠不解:“那可老多了,她要那些课本做啥?”
“小晚不是接了个翻译课本的活吗?可能是想再学一学。”顾怡文道:“你只管寄就行。”
阳市。
今天去城里出版社签合同。
出版社就在阳市某大学后勤处锅炉房地下室的小隔间里。
空间狭小,布置简陋,人员简单。
简陋到什么地步呢?
顾莞宁和程砚洲一路问一路找过来用了半小时,要不是看到门上一侧写着‘出版社办公室’的牌子她都不敢相信。
这办公室就直接建在了书本堆里。
比宿舍大不了多少的空间只摆了零散几张掉漆的木桌,其他地方都堆满了纸张书本。
哦对了。
掉漆的桌子上也摞着高高的书本。
打眼瞧过去,根本瞧不见人影。
办公室的大门敞开着。
——顾莞宁怀疑,这门要是不开,里面工作的人怕是能憋死。
她抬手敲了敲门。
下一秒,正对着门口摆满了书的桌子后冒出一只脑袋来。
戴着眼镜的女同志问:“请问您二位是?”
顾莞宁露出一个标准不失礼貌的微笑:“是柳丽英同志吗?”
柳丽英眨眨眼,试图把眼前漂亮的女同志和脑海中认识的人对上号。
不多时她蹭一下站起来,大步冲过去,激动而又热情,“是顾莞宁顾同志吗?”
顾莞宁点头,“对。”
片刻后。
三人转场来到办公室隔壁。
这间屋子比隔壁干净很多,也更宽敞。
柳丽英倒了两杯热水推给顾莞宁和程砚洲。
她推了推眼镜,笑着道:“没想到顾同志这么年轻。”
“我们主编说顾同志的稿子拿去印刷厂都能直接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