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监嗓音尖利的一声“时辰到——”过后,谢相闭目不言,只觉得自己竭力培育多年的爱徒,这一生就此完蛋了。
殿试时辰一到,不管有没有写完,都不能提笔再写了。
春闱秋闱时写不完有的考生还会出现一些扒拉着收卷人大腿央求再让他多写几个字的情况,在殿试这里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只见众考生齐齐停笔,任由试卷被收卷的太监拿走。
而试卷的排列顺序,也是按照众考生的座位来排的,收上来的试卷先交由皇帝过目,等皇帝全部看完之后,心里有了大概的定数,再交由其余监考看一遍,在钦点三甲的时候,皇帝也会听听其余主考官的意见。
温榆考试的座位,是倒数第二个,他的试卷也几乎是在最后,所以萧霁宁先看的是前面几分试卷。
第125章
其他人也是如此。
试卷会有执笔太监先誊录几份,原稿给皇帝阅读,誊录的稿子则分发给其余监考官看。
今日进殿试的人仅有十位,他们都是千挑万选中脱颖而出,大萧最优秀的学子。
无关乎背景、家世或是其他的什么,今日这些人能出现在这里,凭借的都是寒窗十年的苦读所积累的学识。
然而选官,选的不只是学识,还有道德和品性。
除了这两个方面,萧霁宁要看的还有他们的为官处事之道。
好人尚且会变成坏人,更何况要做好官可比做好人要难太多。
盛世之下才需要清官好官,萧霁宁接过的大萧不是盛世,他接过的一个内忧外患夹击,维持在针尖上摇摇欲坠的王朝。
所以萧霁宁不需要一个绝对公正耿直的清官——起码他的丞相,没必要是这样的人。
因此萧霁宁才会出这样的题目。
在一品楼的时候,温榆就曾经说过当今大萧朝堂上最重要的问题是:皇帝无实权,无帝威,百官畏京家甚于皇权。
而今日在大殿上的考生们,几乎不会有完全纯粹的寒门考生,就算当初身出寒门,可到了殿试这一环节,或多或少都会与前朝有些牵涉——在一个考生未高中之前就提前拉拢他,岂不比他高中之后再讨好来得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