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大明1805> 第一三三章 诸位有兴趣看看我们的新舰炮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三三章 诸位有兴趣看看我们的新舰炮吗?(2 / 3)

如果直接展示给其他国家海军的人看,他们肯定能够很快发现炮弹的与众不同。

然后这个形态差异就有可能成为他们设计新炮弹的参考。

朱靖垣虽然准备去泰西申请专利,但不是什么技术都要申请专利的。

像新式穿甲弹、新式装甲配方、新式发动机、飞机机炮设计,这些都是不可能去国外申请专利的。

这些都是必须要保密,能保密多久就保密多久的东西。

反正这种东西也很难授权,对方研发和生产的都是军队,不可能在民间销售。

除非大明直接打到对方本土,否则很让使对方支付专利费。

真的打到对方本土的时候,也不用专门要专利费了,直接要战争赔款就行了。

所以汪来也不带各国代表进炮塔内部,只是让他们在外面观察,确认火炮口径和倍径无误就行了。

现场的所有人员中听得最仔细的,就是英、法、西、葡四国的海军将领。

其次是普鲁士、奥地利、露西亚三个希望得到大明支持,开始在海军上发力的国家的代表和将领。

这些对现有海军装备足够熟悉的人员,听到汪来的第一句话的时候,都是理所当然的点头。

这个世界是大明首先工业化,首先开始生产制造线膛枪炮,其他国家也纷纷跟风追赶。

大明使用“世祖皇帝钦定大明公制”,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也都一熘烟的跟风。

包括英国人自己,在工业、科技、军事上也不用英制了,只有日常生活中还有所保留。

所以当今世界上各国的武器装备口径和指标都是公制的。

常见口径数据都是8毫米,12毫米,160毫米,240毫米,300毫米这种类型。

不存在毫米(四分之一英寸)、毫米(二分之一英寸)、152毫米(六英寸)、305毫米(一英尺)这种从英制转换而来的口径。

现在所有国家的主力舰主炮口径全都是三百毫米,只是在倍径略有差异。

倍径是炮管长度与口径的比例,同口径下,倍径越大炮管就越长,射程也就越远,制造难度也越大。

大明已经能够生产五十倍径的舰炮,但在没有在传统的主力舰上使用,只用在了新设计的战舰上。

目前其他国家的最新舰炮倍径仍然都在四十五以下。

所以这个参数完全没问题。

但是代表们听到汪来的第二句话的时候就是明显愣神了。

现在海军的典型交战范围,还在五六公里的距离上,甚至经常会跑到五公里以内。

大明现在要测试十二公里上距离的炮击,相对现有的典型作战距离直接翻倍了!

如果这是研究人员私下里的测试,十二公里的距离其实不算太特殊,二十公里也有人测过。

但那种测试不具备实战意义,通常只是为了看看这炮最多能打多远,而不是为了去打击远处的目标。

大明现在做公开的展示,明显是具有威慑意味的,肯定是对测试内容有把握的。

所以大明大明海军的理论作战距离,已经提升到在比我们远一倍程度了吗?

这是理所当然的推断,但却令人无法相信啊。

战斗中的打击距离翻倍的话,那优势将是压倒性的。

现场的所有人中,想的最多和也最为细致的,就是英国的海军的纳尔逊。

纳尔逊听到十二公里这个数字的时候,当时就瞪大了眼睛,纳尔逊身边的科林伍德也是明显一愣。

然后他们两个都竖起了耳朵,仔细听汪来下面的话。

汪来转身指着前方:

“在十二公里之外的海面上,作为靶舰的那艘旧主力舰,已经更换了厚度三百毫米的新装甲。”

听到这里,本来就已经惊疑不定的几个海军将领,顿时都露出了更加诧异的表情。

纳尔逊更是下意识的直接追问了:

“这位大工匠,您的意思是,大明的新式舰炮,能够在十二公里的距离上,击穿三百毫米厚的装甲?具体是什么类型的装甲?”

汪来早就做过好几次测试了,现在理所当然的颇为自豪的点头说:

“是的,根据模拟计算,我们的新式舰炮,可以在十二公里距离上击穿三百毫米厚的装甲。

“之前测试过十公里的效果,确定能够轻易的击穿,十二公里的距离上,没有在这里进行实际测试。

“我们测试所用装甲,是大明皇家钢铁厂出品的,最新一代表层渗碳硬化镍铬合金刚装甲。

“这是当今世界最好的战舰装甲,测试完成之后大家可以去现场检查。”

听着汪来的这些解释,现场所有熟悉海军的人都沉默了。

十公里以上的舰炮射击,英、法、西、葡海军都做过。

就算是有被帽的穿甲弹,在十公里上对最新式装甲的穿甲能力,也就是在两百五六十毫米的样子。

十二公里的距离上,穿甲能力应该会降低到二百三四十毫米的程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