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煦盯了他一眼,缓缓松开紧咬的牙关,说出一句话来:“不敢劳范兄操心,我自会去寻学士说明丁忧之事。”
范翰林连连点头:“也好。”
杨文煦终于迈开如千钧重般的脚步,往家门的方向走去。
范翰林在身后感叹:“唉,杨大人一定伤心极了。”
王典簿站他旁边,低声道:“你快活极了吧。”
“……”范翰林眉梢猛地一扬,“老王,你这是哪里话!”
王典簿撇撇嘴:“左春坊那缺就你和杨翰林合适,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有种把手拿下来,我不信你没笑,刚才当着杨翰林的面都差点没忍住吧。”
范翰林矢口否认:“我那是着了风,咳嗽,咳嗽你没听见吗……”
**
杨文煦踏进了家门。
这是他在京中住了三年的地方,再熟悉不过,虽然窄小,但位置好,方便他去翰林院上值,当时花去了妻子一半嫁妆才买下来。
这一刻却显得很陌生。
无处不在的白色刺得他眼睛生痛,明明是飞花季节,他却如一脚踏回隆冬之中。
姜姨娘跟随他进来,轻语道:“爷累了吧?爷别太伤心了,大哥儿几个还小,没经过这些事,恐怕哭闹,我让ru母看在房里了。才有几家过来吊唁,知道我们不会在京里办丧事,提前把白包给了,我都替爷记下了,日后好回礼——”
她温柔细致的交待终于停下,因为看见了杨文煦望向她的眼神,那里面既不悲伤,也没有被分忧的欣慰,而是充斥冰冷的愤怒。
“谁叫你操心的这些事!”杨文煦毫不留情地质问。
姜姨娘极少被他这样冷待,一时失措:“奶奶病着,爷不在家,杨管家忽然来报,总要个人出头操持——”
自兰宜病倒以后,场面上的事她出头的本来也不少,一向是得杨文煦默许的。
“那也轮不到你!”
杨文煦冲口而出第二句训斥,姜姨娘受不得,眼圈红了。
院子就这么大,家里人都听见了,大哥儿从东厢房探出半个小身子来,很快被ru母惶恐地拦了回去:“哥儿,长辈们说话,你别乱跑。”
翠翠隔着正房窗棂也听得明白,颇为高兴地走回床边,向兰宜学话,学完道:“奶奶,你听,姜姨娘这是马屁拍到马腿上了吧,白献勤儿,却惹得大爷发那么大火。”
兰宜冷淡地“嗯”了一声。
她早已不会为这种事动容。
翠翠欢喜下不去,又道:“外面的事本来也不该姜姨娘管,奶奶又没委派她,她自己巴巴往那一站,连人家给的白包都接了,好像她才是正房奶奶一样,怨不得大爷骂她。”
杨文煦根本不是为了这个发怒。
兰宜躺着,这次唇角流泻出一点笑意,她叫翠翠:“你再去看看,他气成什么样了。”
二十四岁中进士的英才骄子杨文煦,因为出身贫寒,唯恐受人小瞧,极为讲究养气之道,等闲喜怒不形于色,在家中都很少例外。
翠翠没多想,她也正想多看点姜姨娘的热闹,答应着就转身往外走,刚掀开帘子,便见杨文煦从外间走了过来。
翠翠下意识往旁边退了退。
杨文煦走了进来。
屋里的陈设倒没多少变动,陆兰宜病后不耐烦扰,本就布置得素净,她自己则卧病在床,连日水米都不大进了,再讲孝道,也没有把她这样重病之人折腾起来换孝服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