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姜砚一见她便跑过来,亲亲热热喊人,“姐姐!”
姜砚虎头虎脑的,是典型的姜家人的长相。他是在夏县出生的,可还没满周岁便跟着来了蛮县,到了蛮县后,姜仲行和何氏总是很忙,姜锦鱼带他的时候多些,先前还跟她住在一个院子,满四岁入学了,才搬了出去。
“今天在学堂有没有听先生的话?”姜锦鱼坐下后,就吩咐小桃去泡被红枣茶来,往里挑了几个蜜豆,才递过去给姜砚喝。
红枣驱寒,这样年纪的小郎君,总是喜欢四处乱跑,出了汗吹了冷风,很容易寒气入体,寻常时候,姜锦鱼每逢换季,都会给姜砚喝各式各样的补身茶。
姜砚喝的习以为常,一大口,然后小脸红扑扑:“我可乖啦。”然后眨眨大大的眼睛,可爱兮兮道:“姐姐,你让小桃姐姐出去麽,我有话要和你悄悄说。”
虎头虎脑的小郎君,小脸红扑扑的,偏偏还要一本正经的样子,瞧着便可爱的不行。
姜锦鱼掩唇笑了下,眉眼弯弯招手,示意小桃先出去。
等小桃出去了,她托腮笑道:“有什么话,还要这样保密?”
然后就听弟弟凑过来小小声道:“阿姐,我听娘说,阿兄要来了。”
姜锦鱼听得一怔,当初爹说要来蛮县当县令,考虑到这边的教育水平比不上夏县,便没有把阿兄姜宣带来。这些年两边通信,她也只知道阿兄的一些近况。
姜砚见阿姐不说话,扭扭身子,扭扭捏捏道:“阿姐,阿兄是什么样的啊?会不会很凶?是不是长得很高啊?”
姜锦鱼回过神来,看姜砚扭扭捏捏打听的样子,认真道:“阿兄脾气很好的,我从来没见他凶过人。至于高麽,”她脑海里骤然出现,还在夏县时,总是形影不离的邻居顾哥哥和自家哥哥,顿了顿,道。
“高应当还是蛮高的,我记得上回见阿兄,阿兄便只比阿爹矮两个头,这么些年过去,应当和阿爹差不多了。”
姜家人普遍长得高,就连小小年纪的姜砚,都比同龄人高些,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姜锦鱼自己,大概是骨架小的缘故,她看上去比同龄人都小巧许多。
姜砚听完皱皱小脸,一脸严肃拉着阿姐的手,板着小脸道:“阿姐,我现在已经开始跟着武师傅练武了,以后肯定能长得比阿兄还高!我以后会保护你的,你还是要最最喜欢我,好不好?”
姜锦鱼被逗笑了,伸手呼噜了一把自家弟弟的脑袋,笑眯眯道:“好啊,最喜欢我们家石头了。”
把弟弟哄走之后,姜锦鱼去了一趟娘何氏那里,得知自家阿兄是特意过来给她过及笄的,心下感动,也把赖家的事情抛之脑后,开始一心期待着许久未见的兄长了。
-------------
“少爷,咱们还有一个时辰就进城了!”
书童年恩从外探头进来,满脸喜色道,他知道自家少爷早就盼着来探亲了,好不容易来了,便隔一会儿就进来喊,一向沉迷念书的少爷,居然也没露出什么不耐烦。
姜宣有些无奈,他就是再迟钝,也看穿自家书童那点小把戏了,伸手用书本敲了敲年恩的脑袋,好笑的摇头训斥道:“行了,一路就听你嚷嚷了。”
“嘿嘿。”年恩也为自家少爷高兴,被训了也没二话,挠挠头道:“我这不是高兴麽。那我不打扰少爷念书了。”
姜宣翻了页书,仿佛顺口吩咐一般,“让车夫快些,天黑之前进城,城外不好寻住处。”
年恩乐呵呵答应下来,扭头就出去了。
马车内没了人说话,姜宣反倒看不进去书了,干脆放到一边,一心等着见许久未见的亲人。
绵绵应当长成大姑娘了吧?她从小就生得好,长开了应当更惹人注意了,好在阿爹在蛮县大小是个县令,应当没人敢觊觎绵绵。
石头这胖娃娃应该开蒙念书了吧?也不知这孩子学问学的如何了,打小就是个待不住的,翻身都比别的孩子早些,让他在学堂坐半天,估计难。不过他们姜家的孩子,除了念书,也没别的出路,等他到了蛮县,还得盯着弟弟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