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
“大王最近要北上上党慰边,他让公子归秦之后直接前往上党便可。”赵亥说。
嬴政点头,嘴角上扬:“那正好,我也想见识见识这次秦赵之战!”
众人边吃边聊,谈起众人行走在草原上的这几日七国发生的事情。
赵亥说,秦赵战事不错,蒙骜又下五城。
吴驹对此倒是不奇怪,历史上这次攻赵收获本就很大。
聊着聊着又说起雁门关的事情。
吴驹问起了赵儋,不过赵亥对他没了解,毕竟他身在月氏,消息也不见得有多灵通。
最后反而是提到李牧离开了雁门关,回到邯郸去了。
“李牧回朝?是因为战事不利,要把他派到战场上吗?”董翳问道。
嬴政摇头:“李牧不会上战场的,起码这次不会,他守边十年,在朝中根基不稳,首要目的是要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势力。
况且他不熟悉战况,打外族和打秦国,在雁门打和在晋中打是完全不一样的。
再者说了,赵王固然重用李牧,但也不会拿他去分走廉颇的权,不然让廉颇怎么想?让廉颇麾下将士怎么想?”
赵亥目露赞许,暗道这大公子果真如传言中一般,天资聪颖,将事情看得很透彻,大王后继有人啊!
“李牧是厉害人物,他要是上了战场对秦国来说是大麻烦,好在现在有廉颇压在他头上,这是秦国之福!”嬴政感慨。
“廉颇压不了多久了,李牧的时代要来临了。”吴驹摇头,默默将一块羊肉塞进嘴里。
这一句话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平原君赵胜状况不佳,身为假相以及上将的廉颇此时在赵国如日中天,而李牧初来乍到,怎么看都不像能击败廉颇的样子,但说这话是吴驹,就不得不让人思虑其中是否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先生何出此言?”嬴政好奇的求教。
吴驹摇头:“静观其变吧,许多事情提前说不准。”
历史上,赵国核心从廉颇换成李牧,不是因为李牧击败了廉颇,也不是廉颇败给了李牧,而是在太子偃即位后,用乐乘替廉颇,导致廉颇愤而出走魏国,郭开之后添了一把柴火,让廉颇回不了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