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又是同一帮官员聚在一起,愁眉苦脸。
皇家别院,和亲王听了众人在朝堂上的经历后,凝眉沉思。
工部尚书率先开口道:“真是令我等没有想到,这次科举所用的银子,是我们的银子,这可真是世事无常啊!”
自从得知他们竟是将银子亲手送到肖苏苏手里,一众人均是心情复杂。
“我家买了十台炉子,闺女更是给府中女眷已经买了两次胭脂了!”户部侍郎面色纠结。
要说不买,可火炉着实暖和,有这种暖和的东西可以让他们舒服的过冬,又为何要委屈自己。
在场有的人明知给轩熙公主送银子,还是在前几日大量购入火炉。
让家中老小温暖的过冬,他们又不缺银子。
这才是让他们最牙疼的地方。
明知道是资敌,但还是忍不住往坑里跳,这要如何是好。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说着自己买的东西。
说到最后,才知道这里面随时最大的就是工部尚书,他连煤矿都低价送了出去。
哀叹一声,这次众人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说着,又是愁眉苦脸起来,这次皇帝看样子是铁了心要科举。
和亲王开口道:“既然事情已定,那就想想应对之法,如何做对我们有利!”
还是工部尚书先开口:“虽说这次的事情是给天下人一个上升的途径,可是这对我们来说也并非是一件坏事。”
“之前我们要是想要举荐官员,都要经过陛下。现在就大大不同,只要让想要扶持的人去参加科考就好。这天下终究还是需要皇族和我们士族共治。”
本来想要说天下是要由世家把持,可和亲王还在场,将话头改了过来。
“不知道先生如何看?”和亲王将目光停在他的谋士身上。
谋士斟酌良久开口道:“虽然陛下说出广纳贤士,可是这天下又有几个百姓能读的起书?此次科举,除了我们的人以外,最多就是那些有钱读书的富商参加。可这天下的书籍都是掌握在我等士卒手中。”
意思很明显,是在说皇帝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这大周还是他们的大周。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此言有理!”
肖苏苏一直忙活着科考的事情。
科考牵涉了太多问题,肖苏苏只能根据历史的经验参考。
最重要的还是防止科场舞弊的事情发生,更多是不能出现替考的情况。
衣食住行,样样都是问题。京城一下子涌来大量学子,还需要京城防卫司的人配合。
好在卖火炉的生意一直红火,京城的胭脂铺子收入可观,可以用来建造考场房屋。
因是初次举办科举,所以这次学子路上的盘缠和在京中这几日的吃住都是由朝廷支付。
这日,肖苏苏在工部和薛长宁探讨考场的房屋建造。
“考场必须建造,以后每隔两年就要举行一次,不能马虎!”肖苏苏道。
薛长宁坐在办公案后,一边整理桌上一摞摞的公文,一边道:“臣没有反对殿下,只是工部的人手都是各司其职,并没有多余的人手。”
“只要将考场设计好,又不是只有工部的人会建造。”肖苏苏搬了一把椅子,坐在薛长宁旁边。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给两人身上似乎渡了一层金光。
工部衙门的办公局域很大,虽然薛长宁身为侍郎,拥有自己dú • lì的办公地点,可是一些资料大多都在这里。
他懒得将东西搬过来,就直接和众人一起办公。
众人即使交谈,也都是低声交谈,整个大殿都是翻动书页的声音。
肖苏苏拿着自己的炭笔,在纸上画下考场的建造草图。
还有一张,是之前在网络图片上看到的古时候考号的样子。
考场建造后,将每一个考号隔开。一个考号占三两个平方,考场每排考号有厕所。
将草图画完,肖苏苏拿给薛长宁看。
并讲解:“因为考生不会一天将考题答完,所以考场里要有床,包括被褥等。也要专门的人做饭送饭……”
把自己所知道的讲完,她看向薛长宁:“你认为如何?”
薛长宁定定看着肖苏苏:“看起来,你对此事很熟?”
“不过是想的多罢了!”
两人低声交谈着,有位工部官员走到肖苏苏身边道:“殿下,国舅爷找您!”
一出工部的门,就见曹国舅满脸堆笑的走了出来。
“殿下,最近臣听说您是用自己的银子筹备科举之时,所以想着也出一份力!”
这么好心?
肖苏苏直接问道:“舅舅有何事?”
曹国舅道:“我捐一千两,来资助殿下科举所用开销。只是你二表哥也想入仕,这……”
“原来如此,舅舅放心,只要二表哥真的有学识,定能如朝为官,这些银子我收下了。”肖苏苏笑着应和。
一般在官场上,接受了别人的银子,就代表答应要帮别人办事。
曹国舅满心欢喜离开,本来以为要再多劝一劝的,没想到肖苏苏会这么快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