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爷认为太子给他面子,很是满意的向太子告辞。
太子身边的曹公公禁不住问:“殿下,明儿真准备鸭子?”
“小五这孩子聪慧不亚于老四,不如老四脾气硬,是他生母身份低微,父皇也不敢溺爱他,端的怕再养出一个老四。这孩子得了东西给孤,即使想讨好孤,也多少有点诚心在其中。回头叫人知道他给的东西孤赏了你们亦或者扔了,这孩子怕是以后都不会再同孤亲近。少了一个兄弟事小,日后少了一个肱骨大臣左膀右臂事大。”
曹公公恍然大悟,难怪太子纵容小王爷朝他身上爬:“那果腹,老奴给小主子们送去?”
“送去吧。统共没多少,一人几块不碍的。”
孙蔷薇没敢放太多糖,桃子也没熟到发软,还有点酸,太子的几个嫡子嫡女吃了反倒觉得比宫里的可口。尝过一块便问曹公公在哪儿买的。
曹公公直言:“宁王府里的小厨娘做的。今儿小王爷过去,给小王爷准备的零嘴。”
太子的嫡子禁不住问:“小五叔来了?何时?”
“师傅布置的功课还没做,小王爷做功课去了。”
几个小的打算找他玩儿,闻言又回到罗汉床上继续吃那果脯。
翌日上午吃了蘸有甜面酱的鸭肉,太子十分意外,他一直认为这东西是炎炎夏日晒的豆酱。然而没有一丝豆腥也就罢了,反而像浸了酱油的面糊糊,偏偏又没有酱油的涩。
宫里也有不少豆酱,独独没有这一味。太子便问长于坊间,幼年时期随父走过南去过北的太子妃有没有见过。
太子妃又仔细尝尝,给出肯定答案:“不曾。”
太子的长女不禁感慨:“四叔的小厨娘真乃心灵手巧。”
太子妃看向太子,想听听他的看法。太子摇头失笑:“这算不得什么。你们有所不知,上午皇庄来报,洋人带来的那些土豆起了,亩产足足有二十石。”
太子妃忘记呼吸。太子的几个嫡子嫡女不明所以,随后想起一石一百二十斤,一个个目瞪口呆。
太子道:“虽说有些土,可去了土也有两千斤。”扫一眼所有人,包括伺候的宫女,“两千斤意味着什么?”
太子妃幼年还有些内忧外患,天下不算安定,以前又是昏庸当道,她每每出去都能看到成群的乞丐,以至于如此几次就不爱出去了。
想起往事,太子妃胸口疼的想哭,艰涩道:“路无饿死骨。”
“是呀。”太子长叹一声,“以往泰山大人曰,四弟是孤的福星。孤还有些不以为意。四弟先前敢为我们的事大闹御书房也是因为他是我一手带大的。”顿了顿,“没想到在这儿应上了。”
太子妃:“答应四弟的事别忘了。”
“先前趁着父皇高兴孤说了。父皇道,四弟拿着百姓供养却见死不救,该骂!倘或因此降罪于小厨娘,日后他和孤左右尽是曲意逢迎的小人,变成昏君被宫女勒死都不知道为什么。”
“勒死”二字叫太子妃想起一些事:“前朝昏君差点被宫女勒死不是民间怪谈?”
“自然是真的。”太子看着她,“你以为是皇爷爷为了彰显他顺应天意顺应民心故意弄出来的?改日不妨问问舅母,她以前还见过那宫女。”
太子妃还是难以置信,昏君也是君,底下人怎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