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二月份下旬,也就是李存刚从东京汴梁城撤军不久,赵桓就撕毁了和约,派姚古统率六万精锐西军前往河东救援太原府,派种师中统率九万精锐西军前往河北救援中山、河间、真定等河北诸郡。
现在,河北境内的乾军全部都已经退到了中山府以北,暂时没有南下的迹象,可以说种师中差不多已经完成了赵桓交给他的任务。
而姚古则是至今都还没有到达太原城下。
李存率兵包围东京汴梁城时,姚古和折彦质也各自率领精锐大军赶赴东京汴梁城勤王。
可由于路程太远,兵马、粮草辎重都需要筹集等等原因,直到李存从东京汴梁城撤军,姚古部和折彦质部都没有赶到东京汴梁城。
后来,姚古部和折彦质部在怀州与卫州之间相遇。
这时正好赶上赵桓撕毁和约,赵桓便任命姚古为河东路制置使、折彦质为宣抚司勾当公事,令他们立即前去河东为太原城解围。
姚古和折彦质领命了之后,合兵一处掉头北上,然后就朝太原方向挺进。
可是由于对河东的乾军的虚实缺乏了解、忌惮乾军强大的战斗力等等原因,姚古和折彦质根本不敢贸然快速北上。
所以姚古和折彦质率军行进的过程特别谨慎。
这导致他们北上的速度一直不快。
后来,姚古部和折彦质部终于来到了泽州。
姚古派小校王德前去打探乾军的消息,然后得知乾军大将岳飞正在率领四万多人马南下,即将到达泽州。
姚古和折彦质如临大敌,开始精心备战。
却不想,岳飞在泽州这里打了个转,就又退走了。
姚古和折彦质担心这是岳飞的计谋,所以一直拥兵观望,逗遛不进。
等姚古和折彦质终于探明了隆德府和威胜军都只有少量的乾军准备收复隆德府和威胜军之际,岳飞却突然又率领四万人马返回到了隆德府和威胜军,并且有再向泽州挺进之势。
虽然兵马比岳飞部多一些,可姚古和折彦质对宋军一直都没能战胜的乾军非常忌惮。
所以,姚古和折彦质并没有贸然向乾军发起进攻,而是一直在孔寨河对面的晋城、绛州一带全面戒严,准备跟岳飞打他们宋军最擅长的防守反击战。
而岳飞虽然年轻,也迫切想要打败宋军的主力,可他却没有贸然向准备得非常充分的姚古部和折彦质部发起攻击,而是不急不躁的寻找着战机……
……
为了表彰河北和河东还在固守的城池,赵桓下诏,以詹度、张孝纯等守臣守城有功升赏了詹度、张孝纯等守臣,其余守城有功人员,则令詹度、张孝纯等守臣根据他们具体立功情况保举,以示褒奖。
在此基础上,赵桓亲自对河北和河东的战事做出了很多指示。
见赵桓君臣要么将注意力放在河北和河东的战事上,要么放在迎接赵佶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回京这件事上,赵宋王朝的军备依旧那么松弛,毫无进展,御史中丞吕好问很担心赵宋王朝的未来,所以他给赵桓上奏章说:
「大乾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国复来。御敌之备,当速讲求。今边事经画,旬月不见施设,臣僚奏请皆不行下,此臣所深惧也。」
可能是赵桓觉得吕好问说得挺有道理,于是他在百忙之中下了一道圣旨,让诸路遴选将左,训练正兵,招纳阙额,缮治器甲,储蓄刍粮,预备军需。
不过此事随着赵佶等赵宋王朝的皇室和宗室成员回到东京汴梁城,赵宋王朝满朝皆大欢喜,文武百官都以为内忧已不复存在,而乾军似乎也没有再南下的意思,外患也已经消除了,所以赵宋朝廷
恬然,以为平安无事,边防大事也被搁置了,没有人去关心。
种师道听说此事了之后,赶紧给赵桓上奏疏:
「大乾欲割河北、河东,而河北、河东众多官吏军民不肯叛宋投乾,其势必为我大宋坚守两路疆土,此必招大乾皇帝怒火。臣已探知,大乾皇帝正亲自过问春种,乃欲多收粮草,必为占据我大宋疆土而备。臣凭此断之,秋高马肥,乾军必再至,以责前约。及今宜饬武备边防,勿恃其不来,当恃吾有以待之。特为陛下条具所以备边御敌者,凡八事……」
大体上,种师道的八个主意就是希望赵桓可以下诏,集中训练河北、河东保甲兵,建横海军一道驻守黄河,修塘泺与城池,免河北、河东租税等等。
赵桓跟一众宰执讨论过后,同意了种师道的这些提议。
可同意是同意了,但赵桓现在可不光是要顾加强国防,刚刚登基的他还面临改革内政和政治等问题。
李存率军南下之前,张权、卫仲达、何大圭等赵宋王朝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官员,在乾军围城前夕,在赵佶匆忙西逃之际,他们不恤国难,争先恐后地将家属送出城去,并且以各种理由擅离东京汴梁城,他们的无耻行径,引起极大公愤,所以赵桓将他们全部罢黜。
再加上在李存率军包围东京汴梁城的这段时间,那些表现得不佳或是不符合赵宋王朝现在主战风气的官员,也被赵桓给罢黜了。
这使得赵宋王朝出现了大量的官员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