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虚白为赵佶号过脉了之后,笑着说:“尊驾好修为,身体比之壮年不差分毫。”
说到这里,张虚白断言道:“以尊驾这身体,若不出意外,当是长寿之人才对。”
历史上的《大宋宣和遗事》上记载:天眷三年,经夏及冬,上皇疾甚,不食旬日,不复有药。彼中疾者,止取茶肭子啖即愈。帝亦进上皇啖……问其俗,乃云:“无埋瘗之地。死者必以火焚尸,及半,以杖击之,投州石坑中,由是此水可作灯油也。”语未已,随即护人已白官中,乃引彼土五七人,径入坑中,以水共贯上皇而去。
也就是说,《大宋宣和遗事》一书记载,金国人将赵佶的遗体放在火上烤了几天几夜,把赵佶的尸体熬制出的尸油倒入一个小水坑里。
除《大宋宣和遗事》有此记载,陶宗仪的《南村缀耕录》也有如下记载。
《南村缀耕录》:二陵皆空无一物,徽陵有朽木一段,而钦陵有木灯檠一枚。
这话的意思就是,妖僧杨琏真珈盗掘了赵佶、赵桓的陵寝,杨琏真珈以为会发笔大财,未曾想,赵佶、赵桓的陵墓内皆空无一物,赵佶的棺材里更是只有朽木一段。
历史上的赵佶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后会被金人烧尸炼油,还有赵桓为什么也是死无全尸,由于赵构担心家丑外扬,也害怕节外生枝,并没有为父亲与兄弟打抱不平,此事就这样偃旗息鼓,后人也因此无从得知。
但以赵佶勤修道家功夫又注重养生的性格,他不该在五十多岁就死才对。
要知道,史书上可是记载,赵佶在金国还生下了六个儿子、八个女儿,这要是真的,那赵佶的身体绝对是杠杠的,绝不应该早死才对。
当然,在苦寒的东北生活,又饱受金人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让赵佶短命,也未尝不可能。
再者,当时的政治大环境是,被主和派控制下的完颜亶想要跟南宋小朝廷议和,而赵佶和赵桓是议和的一大障碍(赵构肯定不想让赵佶或赵桓活着回到南宋),关键,既然议和了,赵构就不能不将父母从金国要回来,不然他就会背上不孝的罪名……
听张虚白说他本来快要死了,现在又会是一个长寿之人,同为修道之人,赵佶当然明白,出了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有人改变了他的命运。
赵佶下意识的就问道:“谁改变了吾之命?”
话一出口,赵佶就反应过来,能为他这个曾经的皇帝改命之人,绝不可能是一般人,一般人也担不起这个巨大的因果。
再结合郑太后多活了五年的经历。
答案呼之欲出。
见赵佶反应过来了,张虚白自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沉默了一会,赵佶左右看看,见附近确实没有人,他才压低声音问张虚白:“张胡,看在你我多年的交情上,你跟我说一句实话,我赵氏可还有翻身之机?”
张虚白沉默了很久,才长叹了一口气,然后对赵佶说:“赵氏本来还有八朝、一百五十年,可天机已变,今赵氏之命已定,断无再续存之可能。”
张虚白知道,他说出这番话,有可能会打击到赵佶。
但为了杜绝赵佶做蠢事,自寻死路,张虚白还是把话给赵佶说绝了。
“真无复兴之机了吗?”
赵佶顷刻之间就颓然下去,就仿佛一下子没了生机。
见赵佶如此大受打击,张虚白悠悠地一叹,说道:“原本,大宋一分为二,太祖天下太宗坐,太宗子孙天下太祖子孙坐,尊驾一脉传至康王正好九朝,剩下那八朝,即便未断绝,也当为太祖子孙坐,与尊驾其实无关也。”
听到如此天机,赵佶心下大震,下意识的问道:“此话当真?”
张虚白知道他要是不说服赵佶,赵佶不会死心的,所以他以手沾酒,在桌子上写道:“山崖海边,不帝亦仙。二九四八,於万斯年。十一卜人小月终,回天无力道俱穷。干戈四起疑无路,指点洪涛巨浪中。”
赵佶知道,张虚白说得是《推背图》中关于他们赵宋王朝的第二十四象谶语和第二十四象颂语。
由于道法不够,像“山崖海边,不帝亦仙”,赵佶还解不出来。
但“二九四八,於万斯年”,结合张虚白刚刚所说的话,赵佶明白,这“二九”指的是赵宋王朝一分为二,两个朝代的皇帝,分别都是九位,很可能就是张虚白所说的,剩下的八朝将由赵匡胤一脉来做,毕竟他们赵光义这一脉全都被捉,而赵构没被捉之前就已经失去了生育能力,要想延续赵宋王朝的江山社稷,只能从赵匡胤一脉找人传承;而这“四八”代表的是赵宋王朝本该有三百二十年国祚。
“十一卜人小月终”组合起来为“趙”字(是“赵”的繁体字)。
赵宋王朝是赵家人建立的,“赵终”代表什么也很明显了。
至于“干戈四起疑无路,指点洪涛巨浪中”,应该是代表他们赵宋王朝的终结方式,但具体是怎么回事,赵佶解答不出来。
但这也没关系了,因为赵佶已经确认,张虚白所说的肯定是真的。
“妖氛未靖不康宁,北扫烽烟望帝京。异姓立朝终国位,卜世叁六又南行。”
赵佶喃喃自语《推背图》中有关他自己的那部分颂曰。
赵佶明白,赵氏真的已经无力回天,赵宋王朝真的彻底亡了。
过了好半晌,赵佶才有些不甘的问张虚白:“张胡,你跟我说一句实话,李存当真比我更适合坐这江山社稷?”
看着还不死心的赵佶,张虚白没有犹豫,就答道:“若天下太平,尊驾为君,亦无不可。若逢乱世,陛下为君,方为天下之福也。”
赵佶明白,张虚白已经很给他留面子了,否则张虚白肯定会直说,李存比他更适合当皇帝。
赵佶知道,张虚白不会骗他,也没必要骗他这个阶下之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