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节(4 / 4)

这是昨日,吕志义几人去文昌殿拜文昌帝君后回来告诉他的,说是听其他州府的学子说的。

听过之后,周青林心绪毫无波动。

没有像前几次那样马上研究起录取比例的事。

更没有担心如果这么多人乡试自己能不能考中。

因为对于参加的人数,他心里早已有了大致的了解,再说如果学识不扎实,那么就算只有几百士子应试,没本事的依旧会考不中。

何况科举考试中,乡试本就是最难的一环,可以说,相较于举人,考进士似乎还要容易一些。

所以,自古就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是以,虽说进士前途远大于举人,可步入进士前的这个举人门槛却不是一般的难迈过去。

全是因为乡试的取中人数没有定数,和院试府试都有规定的录取名额不同,乡试是视情况而定的。

也就是择优录取。

通俗一点就是,乡试不再搞排排坐吃果果这一套,好的挑完了也就结束了,至于那些微次些的,不要!

决不降低标准。

宁缺毋滥。

就比如崔讲学参加的那次乡试,正榜只取中了四十八人。

而前年周青水考得那次,正榜更是只录取了三十八人。

因为考中举人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步入仕途了,日后即使考不中进士,也有了当学官、做知县的机会。

而做官不是懂的四书五经,会诗词歌赋就能行的。

一个合格的官员,首先见识得广,其次对事物要有自己理智地、准确地作出判断和认知的能力。

有这样的大前提摆着,那么乡试在选才方面自然就更为苛刻了。

考的内容也和院试、府试有了区别,秀才考的是才学,而考举人却是见识为主,才学为辅。

也就是说想成为举人,要学的不单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生活中的学问。

这也就解释得通,为什么有好些秀才要出去游学的原因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