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乐离开了上阳城,徒步走到某座深山古刹中,这里似乎已经废弃了许久,毫无人烟,庙中的佛像只剩下了一半身子。
唯有院中的那棵菩提古树依旧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三乐缓缓走向那棵菩提树,目光变得格外深邃。
随着他越发靠近,周围的景象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断壁残垣的古刹开始变得金碧辉煌,四周响起充满禅意的诵经声,以及木鱼的敲击声。
一只小手拉住了三乐的衣袖。
他回过头去,见到是自己的亲传弟子玄奘。
“师父,不要去……”
玄奘苦苦哀求,眼中满是泪水。
三乐似是动了不忍之心,他伸出手,笑容慈爱地擦干了玄奘的眼泪,柔声道:“总有一天,你会理解为师的。”
说着他手掌发力,卡察一声摘下了玄奘那血淋淋的头颅,随手扔到一边,而后慈眉善目,继续笑呵呵地向前走去。
“阿弥陀佛,施主请回吧。”
一道身影挡在三乐的面前,是一个长须飘扬的老和尚,但他的那双眼睛却很年轻,仿佛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朝气。
禅意弥漫,蝉鸣不绝。
“菩提达摩……”
三乐望着这位自己曾经的挚友,笑了笑,道:“可曾忘了大乘?”
菩提达摩澹澹道:“大乘本就是妄语,我佛如来若有大乘,又怎会不渡众生,莫非是敝扫自珍,持法自重?”
他的问题非常刁钻,大乘佛法,乃是众生成佛之道,释迦牟尼若真有大乘真经,为何不拿来普度众生,让苍生脱离尘世苦海?
莫非割肉喂鹰的佛祖,还舍不得一本真经?
三乐依旧是笑眯眯的模样,道:“心中有大乘,便迟早有大乘,佛祖若是有,求来便是,佛祖若是没有,自己写一本便是,何必嗟叹哀怨,作小女儿状?”
顿了顿,三乐摇头叹道:“你终究不是达摩,无法理解他的志向。”
说罢他轻轻吹了一口气,化作无数柄钢刀,将菩提达摩剁成了肉酱。
这一切都十分真实,三乐踩过去,血水四溅,肉质紧实。
若是别人,怕是会自我怀疑,但三乐却云澹风轻,大步向前,眼看就要来到那菩提树下了。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如洪钟大吕,震荡云霄。
一瞬间天降祥云,地涌金莲,古刹中央大雄宝殿中的如来石像似乎活了过来,显出丈六金身,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望三乐。
面对佛祖,任何佛门修士下意识都会生出敬畏之心,但三乐却偏偏是个意外,他甚至连说话的兴致都没有了,轻轻一挥衣袖。
下一刻,那破旧而油腻的袖袍竟化作一只巨大的金翅神鸟,好似佛经中八部天龙之一的鹏鸟迦楼罗,以龙为食,一口便将佛祖吞了下去。
三乐大笑道:“昔日释尊于雪山修成丈六金身,被孔雀明王吞下,后破嵴而出,你若真是佛祖,不如也从这大鹏的肚子里跳出来?”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那佛祖看上去唬人,最终却无法离开三乐的衣袖。
三乐终于走到了菩提树下。
他咬破指间,以古佛之血在树身上画降魔印。
滋啦!
菩提古树上冒起浓浓的青烟,四周竟隐约响起凄厉的惨叫声,让人不寒而栗。
而后那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的菩提树迅速枯萎,枝叶疯狂颤动,树皮绽开,露出一张邪异的面容,与摩罗十分相似。
“三戒,你是如何找到这里的?”
摩罗的声音有着难以掩饰的惊讶。
三乐澹澹道:“跟在你身边这么久,总会有些收获。”
顿了顿,他道:“你每次现身,必有菩提相伴,那时我就想到了,佛经曾记载,释尊成道之时,魔王波旬多次试图阻挠,最终却功败垂成,被佛祖镇压于阿鼻地狱。”
“只是世人不知道,佛祖于菩提树下顿悟,她虽然未被波旬所惑,但那棵菩提树,却被种下了一颗魔种,生出了一颗魔心。”
“摩罗,你黑衣黑发的形象,来自曾被你蛊惑的紧那罗菩萨,而伴随的那株古树,便是当年佛祖悟道的菩提。”
听闻此言,摩罗的神色依旧平静,只是目光更加深邃,似是第一次认识三乐。
“原来如此,你想起了一些弥勒的记忆?”
三乐点头道:“是记起了一些。”
“那你应该知道,你杀不死我。”
这是摩罗依旧镇定的底气,他的存在极为特殊,是六欲天诸佛陀菩萨及罗汉的恶念所化,游离于大千世界,不死不灭,超脱六道。
他并没有具象的实体,这无疑限制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干扰,但同样也让他具有了不死的能力。
这株菩提树,也不过是他的暂居之所。
“不错,我确实杀不死你,就算弥勒佛复生,最多也只能将你封印,只是……”
三乐笑了笑,道:“我同样知道,你一直在找一具完美的肉身。”
“紧那罗菩萨的肉身已经毁了,这株菩提树本源枯竭,已经老了,至于李渊,虽具有帝王之气,却只不过是肉体凡胎罢了,你必然瞧之不上。”
顿了顿,三乐指了指自己,笑道:“你瞧瞧,我怎么样?”
“虽然胖了点,但耐用。”
“弥勒佛的肉身,总能满足你的要求了吧。”
摩罗深深凝望着三乐,他突然发现,这个当年对他无比尊敬,唯命是从的三戒,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甚至他已经有些看不透对方的用意。
“不必骗我,摩罗,你当年引我入教,并非是想传道,而是看上了这具弥勒佛的肉身,只可惜我早已灵肉合一,你无法得逞,只能作罢。”
“后来你之所以在洛水伏击达摩,也不是怕他去求取大乘佛法,而是看上了他的肉身,禅宗之祖的气运,应该也够你用了。”
“只可惜你终究小瞧了达摩,你们两败俱伤,达摩看出了你的意图,所以重伤的他,宁愿选择让一条毒蛇咬死,令其占据肉身,都不愿让你得逞!”
三乐的眼中露出一丝感慨,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两百多年前,在风雪中和自己坐而论道的老友。
他的眼睛中总是饱含希望,充满生机,仿佛坚定不移的相信,终有一日,世人都能脱离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