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女生耽美>穿成夫郎的渣男赘婿> 第101章 完结章(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1章 完结章(中)(1 / 2)

自从三皇子邵祯得势之后,朝中流言四起。

人们都说,庆帝会对待世家一样,迟早会废除太子,将储君之位传给三皇子邵祯,这次让邵祯率军击退鞑靼,就是预备给邵祯立功,日后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继位了。

太子已岌岌可危了。

这样的流言其实一直都有,可从来没有像这次这么流传速度之快,流传范围之广。

即便是再老实,再敦厚的人,在此时也该生出一些愤怒。

何况太子身边也不缺少人煽风点火。

世家被压制的过头了,与吕朔结下的血海深仇早已蠢蠢欲动,亟待报复,这次是不死不休。

酝酿已久的浪潮终于在这一日爆发了。

吕朔决定拖延时间,和鞑靼谈判,这种以逸待劳的方法本是不错。

鞑靼虽擅长骁勇善战,但游牧民族的缺点很明显,他们很难持续作战,而且也很少有什么战略。

却不料事情并未按照他所想的那样发展下去。

河西再次传来新的军情,鞑靼不知是不是提前得知了消息,不仅拒绝谈判,还突然进攻了蓟州,三皇子所领的大军还未到,蓟州便已落入鞑靼之手。

消息一出,朝中上下一片惊惧,鞑靼第一次占领了蓟州这样的大城,如果继续南下,岂不是离京城也不远了?

这样的危机史无前例。

朝中都责怪这是三皇子的疏忽和吕朔的错误,弹劾如同雪花一样落下。

监察御史徐胜凯写了一篇笔锋极犀利的文章,指出吕朔有十大罪过。

一是厚贿结纳,专利无厌,二是收买内监,察听帝踪,三是结党营私,扰乱朝纲,四是......

等等这些罪过有一大半都不是夸张,而是确有其事。

其中的任何一个罪过换了旁人都可置之于死地。

但庆帝只是留中不发,降旨让吕朔将功赎罪,必须在期限的时间内,让鞑靼退兵,至少不可让他们继续南下。

至于三皇子邵祯则一字不提,谁都知道,邵祯这次不仅没能立功,反而还失去了角逐皇位的可能了。

但这样的结果真的能让人满意吗?

即使太子满意,世家也不会答应,他们好不容易看到了吕朔的地位动摇了,要是不加一把力推到,以后等吕朔站稳了重新清算,那么他们又该如何呢?

而如今在庆帝面前说的上话的人,只有谢舒。

尽管谢舒和吕朔的出身一样,两人看起来也没什么冲突,并且很多人都觉得谢舒将成为第二个吕朔。

但二者之间,还是有些不同的。

吕朔惯常笑脸迎人,shā • rén不见血,也柔侩□□,顺者昌逆者亡,而谢舒为人倜傥豪放,更让人信服,他手段也温和许多,虽说一不二,但至少留有余地。

况且,他们推举谢舒,吕朔又怎么可能再和谢舒交好,如此一来,吕朔和谢舒结下仇怨,对世家来说也是大有好处的。

因此世家大张旗鼓找上谢舒,并且也愿意给谢舒让路,谢舒工部如今的许多工程,他们都可以配合。

谢舒并不明确自己的态度,但实际上的好处却到手了。

他要做什么,六部其他部门都不是不能妥协。谢舒曾经颁布了很多政策,例如工部施工需全员配合,工部工程也有dú • lì自主的权利,人事调动、物资运送也该有专门的人员对接,工部负责任命和调配,工匠轮班制等等。

谢舒颁布的这些政策已经开始实施了,如今他又要新的改革。

他要颁布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他要颁布交通改革法,修筑基建。

他要改革税收,重新清丈全国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就连这个,世家也捏着鼻子同意了。

潜移默化中,谢舒如今的权势越加高涨,依附他的人变得越来越多,而吕朔的势力正在日益减弱......

这时忙着解决鞑靼的吕朔也并非没有察觉,他一边看着世家和谢舒合作,一边看着弹劾他的文章,其中有一个人叫做徐胜凯,是谢舒在金陵的同乡,还曾经同结了金陵文社。

同乡,又是同社!

在如今科举制盛行的朝代里,同乡几乎可以看做是同党了,何况还是谢舒曾经举办的金陵文社呢?

吕朔心中怒火高涨,他万万没有想到,这背后操纵这一切,捅他刀子的人是谢舒!

只要等战事一结束,他回到庆帝的身边,首先解决的不是世家,而是谢舒!

但战事远不是那么顺利就结束的,鞑靼占领蓟州之后,依旧贪得无厌,他们并没有退去的打算。怎么能退却呢?好不容易才占领了蓟州这样的城池,河套终究还是显得贫瘠了。

鞑靼如今的领导者是鞑靼王的王子,他和他的父亲不同,他的眼光更为深远,也有着更大的野心。

他在河套长大,其中河套有不少汉人,他从小开始学习汉话,学习汉人的文字。

雷厉风行地取下蓟州也是他的命令,因为几天前,他的父王准备和大庆谈判的时候,要求大庆给他们足够多的金钱和食物。

他却意外探听到了一个消息,这次谈判只是拖延时间,实际上,大庆的三皇子已经带兵前往讨伐他们的路上。

于是鞑靼王子当机立断,趁着晚上蓟州城防松懈的时候,攻下了蓟州。

但鞑靼王子的野心还不止于此。他没有选择屠城,带走能带走的一切,而是诱导城内的汉人为他所用,他如今对庆朝的形势很了解了,他知道庆朝朝局的混乱是怎样的情况......

吕朔和三皇子邵祯奉命来对付他们,可是他们在朝中还有更大的敌人,他们两人也不是忠君爱国的人,一个是庆朝最大的奸臣,另一个觊觎着储君之位。

于是鞑靼王子提出鞑靼愿意受降,与大庆谈判,接受大庆的分封。

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能够看得出来,鞑靼所说的“受降”只是一种变相的借口。

他不向大庆进贡,而是索取各种东西,还要大庆名正言顺地将河西以外的地域分封给他们。

这样的“受降”换作是任何人都应该觉得不对劲。

偏偏吕朔和邵祯知道了后,好像看不出其中的门道,并没有催动大军前进,而是将此事奏报给了庆帝。

吕朔和邵祯想到了一处,既然庆帝要鞑靼不能南下,那么一场败仗都不能有,议和才是最有用的办法。

庆帝得到吕朔的奏报后,交此事给百官奏议,群臣纷纷反对。

蓟州是河西的要地,怎么能让出去呢,一旦封给了鞑靼,势必会让天下人都寒心,以后还有谁有信心抵御鞑靼呢?

何况鞑靼属于蛮夷之地,蛮夷毫无诚信,朝令夕改,到时候再举兵南下,大庆危在旦夕了。

庆帝也觉得很不妥当,可这时,吕朔又来报,说鞑靼愿意每年献出千匹战马,以此来表示他们想要和平的决心。

有了最差的结果,再给出一个不错的,这样对比起来,鞑靼的态度似乎是恳切的......

最主要的是,庆帝也深知,大庆的军队面对鞑靼不一定有获胜的机会,战事的消耗也是巨大的,可能要持续数年的时间都不会看到他想要的结局,庆帝不想整日因此事辗转反侧,之前的战事便是如此,庆帝不愿意再重蹈覆辙了。

如果此事顺利的话,能够安抚鞑靼,让他们不再进犯,也许可以换取数十年的和平。

庆帝犹豫了,众臣看出庆帝的动摇,心中大为着急,可也知道庆帝刚愎自用的脾性,越是劝他,庆帝越要如此。

如果真的此条奏议通过,那么之后庆帝定然会让吕朔负责此事,便可以让他将功赎罪了,到时候吕朔回京,还有谁能略其锋芒?

众臣不由得将最后的希望都放在谢舒身上,期盼他能说些什么阻止,说什么也好......

最后谢舒终于站出来了,他对庆帝说,陛下,鞑靼没有诚意,是在愚弄我们。

庆帝面向谢舒,这个事事都让他满意的臣子,还是很有耐心的。

他郑重询问道,何以见得?

谢舒道,战马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必需品,可鞑靼索要的东西却是他们赖之生存的物品。

当鞑靼解决了这些问题,那么他们便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庆帝闻言悚然一惊。

他并非不是不懂得这个道理,只是还抱着相对乐观的想法,但当谢舒说的太过直接,庆帝也不敢再幻想了。

庆帝又问谢舒,该怎么办?

谢舒说应该富国强兵,充实边防,准备随时出击,利用好一切可以反击的机会。

鞑靼如今解决了温饱问题,不一定还有作战的士气,只要给他三个月的时间准备,他就能一举击败鞑靼。

这样的言论一出,群臣一惊,而庆帝心中也不太相信谢舒所言,可在这种时候,一个态度坚定的人更让人觉得信赖。

而庆帝虽然衰迈了,志气消退了很多,但也见不得能够接受被人侮辱。

最后庆帝还是同意了谢舒的提议,庆帝一面派人叫吕朔再细细商量谈判的细节,不能答应鞑靼的要求,一面则悄悄密召谢舒,还有今年新任的两位户部尚书、兵部尚书商讨此事。

当天,商议完毕后,庆帝让谢舒主持这一切,至于其他两位尚书一点异议也没有,不约而同地将主导的位置让给了谢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