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节(2 / 2)

除此以外,一些家中不缺田地银钱的富人们知道这消息之后,也是闻风而动,主动求取了许多棉花种子,对他们来说这件事情总是不亏的。

就算这一回没能种出什么来,也不过亏了些粮食罢了,还能在大人面前讨个好露个脸,说不准还能让更上面的大人们知道自己的名字,如此岂不是两相抵消。

而且这东西得了朝廷看中,想必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要真是个好东西,那他们先人一步得了这东西,自然也能想办法赚钱来的。

毕竟对于他们这样的商人来说,闻风而动,那是正常的操作。很多巨贾正是因为消息灵通,头脑灵活,走在大多数人的前头,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要是没有这样搏一搏的心思,也不过只能守着如今的家财,做个守成之人罢了。

……

陈老爷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他们陈家生意做得极广,在这些地方自然也是有产业田地的,因而他们家也专门分出了一大片田地,用来种植棉花。

他们家涉及的行当也不少,布料酒楼,当铺银楼都有,不过因为女儿所研制出来的那些织机的缘故,陈家的产业开始逐渐偏重于纺织布匹。

这些日子里来,陈家开办了不少织房织室,效率提升了不少,可供应的布料也增加了许多。

在陈安如的推动下,陈家还招收了不少织娘女户。这东西他们占了个先,但也因为仿制难度不算大,因此他们陈家后来也就大大方方的将织机摆在店里,直接售卖了。

南边的纺织行业好似一下子就扩张了许多,很多商人都明白,这种新式的织机出现势必是会代替原有的东西,因而他们也相当迅速的买下了那些新式织机。

虽然如此,但是陈家这段日子以来开始扩张产业,手笔极大地开办了许多织室,又因为在京城这段时间以来,因国师的缘故,同一些达官贵人有了来往,得了许多订单,招收了许多新的织娘,俨然是南边布业的新贵了。

他的产业也得到了国师的认可,以及一部分资金支持。

陈老爷一向是个极会看人脸色,察言观色的人,自认为想明白姜虞的意思之后,便在南边很多地方都办了织室,并且在城中贴了招工告示,收了许多极擅纺织的织户。

这些人很多原本都是只在家中纺织,做些料子补贴生计罢了,然而这种新式织机的出现,提高效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这使得市面上很多布料的价格都低了不少。

有一些家中贫寒的人买不起新式织机,便只能接受这价格了,另一些家中境况还好的,就顺势再买一台新的。

原本他们也只能接受这事实,但是陈家布庄这段日子以来,极为阔绰地开办了许多织室,招收女工,工钱也不低,这让这些人都有些心动。

很多家境实在贫寒,如今做出来的布料又卖不上什么好价格的人,见到这消息,便很快打定了主意,要去布庄上做活。

这样的家庭可不讲究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人都要饿死了,那还能管那么多呢。

而且这都是在里边做事的,也算不得抛头露面,织室里做事的大多也都是女人们,环境倒也算让他们安心。

反倒是一些家境还算过得去的人家,对此心生犹豫,很多年纪较长的人是不大愿意去的,毕竟她们还有家庭需要照料,地里的庄稼或是蔬菜,都需要她看顾着,一家老小也离不得她。

不过他们也看着眼红,在知道还能把年纪小些的女孩送去当学徒,并且不收银子,等到对应的师傅认可她的能力可以独自做事之后,便需要留在布庄工作五年,这五年时间自然是算工钱的,但是工钱的的三成是要归布庄的。

这样大的便宜他们自然是要占的,毕竟以往他们要寻人教授这些东西,可是还要向师傅交银子的,如今有了这样不要钱的,他们自然是忙不迭的把家中女孩儿塞过去了。

反正当女孩学成之后,做事的那几年依然有工钱能拿回来的,如此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亏。

不过这也是那些对女孩还不错,家境还算过得去的人家才做的事,更多极为贫寒的人家是不愿意将家中可以做事的女孩送过去的。

这几年时间她留在家里还能忙前忙后,帮上许多忙,等时间差不多了,也就可以嫁出去了,何必要费那么三五年的时间,将她送去培养做织娘呢?

这些人目光并不长远,只能看到眼下少了一个劳动力,自然是不肯放手的。

这样的做法自然是姜虞提出来的,他在知道陈老爷做布料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便兴起了这个念头。

她自己也拿出了一些金银,用作支持,毕竟若是真的由一个商人来做这些事的话,那很多对于他来说其实都是亏本又吃力不讨好的。

而且她如今实在是不缺这些身外之物,还不如将它们都拿出去做点别的事好了。

?第90章

虽然时日较短,暂时还没看出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但是在很多人家心里,将家中年纪尚小的女孩儿送去陈家布庄,也算是一条好路子了。

毕竟有些女孩聪明伶俐,想必学上个几年,就能顺利学成,届时就算需要给出头几年三成的工钱,但是这技术可是实实在在学到手里的,日后还能凭借这能力找活干,总是有一项手艺傍身的。

而且陈家的条件也还算丰厚,看得很多人都不由得心动,有些人家甚至盘算着,让家里的老娘或是长女照顾家里,妻子去布庄做事。

如此一来,家里便能赚到更多的钱,有两个人能做事了。

总之,这些人家都各有心思,不一而足,但总是想着能从中得到最多的好处的。

不过那种性格强势又极为短视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些人自然是不愿意家里女眷跑到外头去的,那算什么样子呢?到时都出去了,还有谁能照看家里?那岂不是都乱了套了。

姜虞自然也知道会有这种情况,但她能做的其实也很少,毕竟在她看来,自己在这个世界恐怕待不了很久。

即便她现在的声名极盛,若是强行下什么命令的话,这里的百姓自然是会听从的,但那也不过是一时之功。

如今她在还好,其他人或是因为畏惧崇敬她,对于姜虞的话,自然是言听计从的。但她要是离开了,也就相当于很多变法的人身死政消一般,留下的东西也很快会失了它原有的效力。

她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此地民众固有的观念,这些移风易俗往往都是需要很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的。

在姜虞看来,她不过是这里的过客而已。

但即便如此,她也想留下点什么。因此,在知道陈老爷逐渐发展布匹生意,开设了许多织室的时候,她便联想到了近代纺织女工的兴盛。

她推动这些事情,愿意出钱雇佣有经验的织娘们教导学生,让各地知识多多雇佣有织机经验的女子,也是希望他们能有一个赚钱的出路。

毕竟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她们没有自己的经济来源,也就没有了足够的底气,才会在出嫁之后依附于夫家,即便挨了打受了骂也无处可去了。

如今这个机会,虽然比不上近现代那会儿能让很多年轻女子dú • lì生活,但起码让这些女子有了一个赚钱的来源,这样在家中说话的分量也能重一些。

再退一步来说,也能改善她们在家中的境况,只凭着她们能赚钱这一点,想必家中也不会再那么为难她们了。

当然,这不过是姜虞所想的最好的一种情况了,其实当真实行下去,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都是说不准的。

但这起码给了她们一种选择,即便自己过不了多久或许就要离开此地,她也不是什么真的神仙,不能保证这一定能影响到她们什么。但这段时间里,她总是会尽自己的力帮上一把的,日后的事,就留待日后再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