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我在春秋当领主> 第三十一章 天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一章 天锅(1 / 4)

关于粮食的问题,一直是辛又最担心的。

在这个物资缺乏的地方,谁主导了粮食,谁就有话语权。

辛氏作为三大家族,自然占有很多的良田,粮食的产量仅次于樊氏。

光是辛氏自给自足,完全没有问题。

但是这是整个辛氏,并非辛邑的粮食。

更不是辛氏大宗一支的粮食。

辛氏大宗,也就是辛又这一脉人丁稀少,占有的良田也是不多。

辛邑的田地,严格来说都是王室的。

历代辛邑大夫,也就是辛又的这些先祖们,都严格地遵循着井田制。

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在春秋中后期,井田制早就被破坏的差不多了。

比起耕种国家分给的井田,那些强大的家族更喜欢自己开垦荒田,将这些荒田当成自己的私田。

人的心思都在自家私田上了,公田自然就荒废了。

辛邑大部分的公田都是如此。

反正公田每年的产出都是要交给王室的,随便种种,有东西就行了。

而私田则是精耕细作,产量杠杠的。

唯有辛又这一家,公田和私田一向是同等对待。

辛又的那些列祖列宗们,又不肯开辟荒田,认为那是对周礼的破坏。

几代人就守着天子分给他们的那些地,没有丝毫进取。

所以辛氏大宗的粮食产出,远远比不上辛尽一脉,更不要说樊氏了。

在辛又老爹辛无病看来,辛邑的地都是天子的。

如何分配土地,必须要有天子的命令,私自开辟荒山那是犯法的。

只是这是时代的大势所趋,上到诸侯下到小贵族,谁都在经营自己的私田。

任凭辛无病如何向乡里上书,也每人理他。

偶尔辛邑公田的产出不够了,辛无病还会用自家的粮食补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