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着石榴汁,听着聂恒悠悠的笛声,又看一眼天上圆圆的月亮,罗美娘心里觉得,这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啊。
第二日,柳二太太就找上门来了,主要是罗美娘昨日的烧鹅太香,她家里几个孙子都馋哭了。
柳二太太略带玩笑地埋怨了几句,说是昨儿家里差点没造反。罗美娘也正好有事找她,她想买个丫鬟在家里帮忙,也想托柳二太太帮她问一问,如今教她小闺女念书的女先生,收不收大龄学生。
两件事情是相互关系,罗美娘以前一门心思都在带孩子和操持家务上,家里并不需要丫鬟,但考虑到她要是真找到一个愿意接受她的女先生,就不能像以前一样屋里屋外一把罩。
罗美娘话说得简单,却不知道柳二太太被她吓了一跳,她想买丫鬟的事不奇怪,柳家也是有嬷嬷有丫鬟的人,两家家境相似,有个丫鬟确实方便些。
就是这年头,妇人成亲之后还想着读书的,真是个稀罕事。
作者有话说:
第五十三章
中秋已过,天气有些凉,此时院里秋风阵阵,两人坐在院里的瓜藤架下,柳二太太好生喝了一口茶,平复了一下心情,这才道:“你别笑我一惊一乍的,我这辈子活到现在,还从来都没听过成了亲的妇人读书这种事。”
想了想,她又补了一句:“真是闻所未闻。”
虽然柳二太太自个也有闺女跟女先生读书识字,并不代表她就是真心觉得这份钱花得值。当然读书能明理,她小闺女自打去了女先生那里之后,言行举止都斯文了许多。但在柳二太太看来,付出和收获仍然是不相等的。
柳二太太让闺女读书,实则心里是有更深远的盘算。
柳家这样的阶层,在府城真是不上不下,要是大儿子一日没谋得功名,闺女想嫁好一等的人家,总得身上有些出挑的地方,也总得出了家门,才能让别的夫人太太瞧见她的好处,这才是她咬牙送闺女去女先生那里读书的原因所在。
罗美娘却早就嫁了人,在柳二太太看来,如张家这等家境,罗美娘读过几本书,认得几个字,能算账理事便就足够了,现阶段折腾着想读书,着实是有些糊涂了。
她这人性子也算得上活络,觉得罗美娘以往也是个机伶人,突然有这种变化,肯定有原因,柳二太太莫名就想起了巷子里的那个传言,心道,张家莫不是真的发了?
所以穷人乍富,立刻就露出不自量力的张狂嘴脸了?
罗美娘哪能看不出柳二太太的心思。她也给自个提了个醒,这世上聪明人不少,以后要是没想好理由,千万不能自作聪明,不然就是犯蠢了。
当然罗美娘还不至于犯蠢,她在提出请托前,就已经想好会面临的质疑,也早就做好准备。
另有,这些日子外头风言风语不少,都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罗美娘也有心想借柳二太太的口对外解释一二。
她想了想,便道:“太太是知道的,我出身并不算好,就是小时候在村里,家里也是穷得叮当响,之后家里做了生意,日子这才好过。打小那样的环境,我成亲时想的就是平平安安过自家小日子罢了。后来相公不知道打哪儿开窍突然想读书,家里这才一日日好起来。”
迎着柳二太太好奇中隐含怀疑的目光,罗美娘为她倒了一杯茶,并不讳言自己的出身,她坦然道,“因相公突然想读书,我也跟着捡起书本,我大哥打小也上过学堂,他疼我,我认识的字都是他教我的。我倒也没想能看出个什么来,就是闲来无事翻几页罢了。”
罗美娘这样剥析自个有此念头的缘由,柳二太太倒是听进去了。
罗美娘继续道:“我以前在村里在县里,别人叫我一句秀才娘子,我心里总有几分骄傲,可在那样人才寥寥的环境,谁不会为几句好话觉得高兴?”
“只是来府城这段时间,着实叫我开了不少眼界。外头那些大户人家的姑娘们落落大方,举止得体,还有太太们一个个也都气派富贵,谈吐从容,我瞧着他们,才知道自己以前是井底之蛙,实在不能登大雅之堂。”
柳二太太听罗美娘这么说,便说她太过贬低自己,倘若罗美娘真的这么不堪,她也不会跟她交往。
罗美娘摇头道:“太太别觉着我是在妄自菲薄,我说的都是实话。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要是相公一直都是秀才便罢了,要是他有一日能更上一层楼,那些举人老爷们大多娶的都是大户人家的闺秀们,一辈子这么长,谁说得准我以后得跟谁打交道呢。”
“而我自身平平无奇,没有家世,也没有才华,只是识得几个字会算账罢了,这点微弱的技能,外头一个商户家娘子也会这样,我拿什么跟人交际往来。”
罗美娘这人,其实也算有几分口才,这种口才并不是她说话时辞藻有多华丽,或者是多能引经据典,而是她出口的话总能切中人内心,娓娓道来,让人信服。如今她有心想要跟人示弱,出口的话更是多了几分诚恳。
如柳二太太,此时便不由道:“你担心的这些未尝没有道理。”
她家也算是有几分家底的人家,一年到头也总有机会跟这些个精明的夫人太太打交道,可礼仪谈吐这种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更兼之有些高雅些的话题,只有真正学习过的人才能说上几句。
柳二太太以前娘家家境不好,认字都是成亲后才学的,可她有时出门做客,碰上别人想戏弄她,故意说些她不懂的话题,她除了硬着头皮跟人含糊几句,便只能让人看笑话。
其中滋味,当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明白了。
罗美娘听柳二太太叹这一口气,就知道她这些话起作用了。
她继续道:“我有机会从乡下来到府城,是极为幸运的,可在府城长了见识,才越发觉出自己的浅薄,也觉得不能还想以往那样混混沌沌。我其实也不知道在女先生那边我能学到些什么,可我想着,朝着大户人家培养闺女的方式靠近总是没错的。”
“哪怕不是找女先生,我也想找个能让我增长见识的法子,让我知道该如何跟不同身份的人打交际。”
“可世上哪有这种随随便便就能获得交际技能的捷径。书上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上也说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罗美娘摇摇头,“可我为人愚笨,不能看着书自己就把道理悟出来,所以唯一能想到的法子,就是找一个女先生教着,不求能有多出息,只要能学出个样来就行了。”
罗美娘一向有几分聪明劲,知道对聪明人说话就得真真假假掺在一起。
就是在柳二太太听来,她这些话也是坦诚无私,在她面前一无遮掩,且提起想要学习上进充实自己时,更有一种说不出的向往,柳二太太听完,也是心生感慨。
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戏文里都演了,男人发达之后,不顾糟糠情分贪图富贵权势的,张秀才一表人才,且年纪轻轻就有功名,以后前程不知如何,罗美娘出身贫寒,确实得多做些准备。
柳二太太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罗美娘可惜就可惜在出身乡下,要是能在大户人家,以她的容貌和资质,还时刻知道要上进,必定能嫁给一户更好的人家。
就在她心生感慨时,就听罗美娘道:“不过,能让我有这个想法,还是因为太太。以前我接触到的人家,哪有人会舍得花钱送闺女去女先生那里读书识字的,也是有太太这样明理的邻居为伴,我才能生出这种念想。”
任何时候,奉承话都是人爱听的,柳二太太也就是普通的妇道人家,尤其是她刚觉得罗美娘资质过人,这些话听起来就更舒服了。
她摇头笑道:“我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就是瞧着别人怎么培养闺女的,我依葫芦画瓢罢了。”
罗美娘笑道:“太太不用客气,太太倘要是跟外头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一样,哪会把闺女送去读书?太太能下决心送闺女念书,就已经不是常人了,也肯定也能理解我的心事。”
罗美娘想忽悠人时,说话的语气总是十分沉稳,这种沉稳叫她少了一些桃李年华该有的活泼娇俏,可柳二太太这种年纪的人,却十分欣赏她这种稳得住的气质。
对罗美娘的称赞,柳二太太想了想也笑纳了,就是突然想到外头那些传言,好笑道:“之前你们家买马车时,已经有人说你们发了,如今你这又要买丫头又要找女先生,外面的闲话又要传起来了。”
罗美娘镇定道:“我也听过了,外头那些人都说我们家发财了,其实哪有发财,我相公中秀才之后,我家就有买丫鬟的想头儿,当时是觉得我一个人带闺女不方便,后来我婆婆愿意过来帮忙,这想法就没有了。可最近相公在府城有些人情交际,有同窗上门,总不好每回都是家里人出来奉茶,买个丫鬟也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