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到资本市场,就是估值。
估值是一门学问,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体量,不同利润,不同现金流,不同成长潜力的公司到底估多少钱,是国外投资银行每天都在想的事情。
比如你不能只看利润一直是负数,就否定做外卖的公司一定比稳定做医疗产品的公司更快倒闭,估值更低。
只可惜这门学问并不太适用于国内的资本市场,其中的缘由还需说回供需那个问题。
国内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准入门槛很高,以至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数目并不多,但市场上可用于投资的资金却很多,这就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一旦一样东西供不应求,其价格就会偏离原有的价值,而出现虚高,甚至高得有些离谱的情况。
很多时候一家公司只要上市,投资机构也不去认真研究企业究竟好不好,通通二十五倍市盈率先定一个估值往里砸钱再说。
在国内,新股砸钱,绝不会亏,这景象有点像在男女比例9比1的理工大学还能交到女朋友一样,管它是不是美女,只要是母的就行。
而现实中的矛盾是,投资银行的收入跟企业估值有很大关系。
正如前文所述,企业估值越高,其在股市中所吸收的资金就越多,那么按比例分给投资银行的收入也就越高。
换句话说,想要把企业卖个好价钱,风险提示就要少,企业《招股说明书》就要包装好,这样自己年终奖发下来的真金白银才会多。
所以风险提示这个章节,往往是一家大型券商内部审核人员审核工作的重点。
这些内核、风控人员的薪酬并不与企业能否顺利上市挂钩,他们工资波动不大,又背着一堆责任,自然也就没有帮助企业隐瞒风险的动力。